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2篇
  免费   205篇
公路运输   3119篇
综合类   1700篇
水路运输   1947篇
铁路运输   1452篇
综合运输   24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轴心受拉及偏心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公式较为繁琐,迭代计算步骤较多,在进行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时,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错误。在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根据规范要求的裂缝宽度限值,分别逆向推导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轴心受拉及偏心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公式,简化了配筋的计算过程。以偏心受压构件为例,将采用裂缝反算配筋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现有规范配筋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基本吻合。钢筋混凝土裂缝反算配筋计算方法简单实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隧道专业安全系数法向极限状态法转轨工作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2.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精调主要是基于CPⅢ控制网的绝对测量,其坐标测量和长波控制得到普遍认可,但短波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常被忽视,其对保证高速铁路±1mm的短波平顺性比较困难。而以测量速度见长的(轨道检查仪)相对测量,却因坐标控制能力缺失、长波测量精度有限,在使用上受到限制。本文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平顺性精度进行了论证,并对如何利用现有设备,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无砟轨道精调测量进行了探索,拓宽信息维度,进行信息融合,可更好地控制轨道平顺性。离散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是该方法的核心,其原理清晰,物理意义明确,以此得到的轨道波形绝对位置准确,细节信息丰富,长短波一致性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3.
将贝叶斯网络法应用于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结合项目调研结果和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在役接触网系统及其关键元部件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找到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与主要因素,最后给出了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4.
定位器安装在既有线施工中常因作业时间短、照明不良、工艺水平等影响易发生脱落造成行车事故。本文分析了定位线夹参数、安装工艺要求,列举了常见的事故案例,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5条安装阶段防止定位器脱落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工具塞尺的使用具有较好效果,对既有线接触网改造中定位器安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5.
研究虚拟化技术在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简称:旅服平台)的应用,解决旅服平台基础架构无法满足平台快速部署等问题,实现7×24 h不间断稳定运行,故障及时处理,提高物理服务器利用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旅服平台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虚拟化旅服平台已经在多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6.
137.
详细介绍美国钢轨原位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比不同的原位修复技术手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美国钢轨原位修复主要归纳为2类:焊接和轨头焊补;(2)焊接修复方式主要有宽焊缝铝热焊、普通铝热焊和低钢轨消耗闪光焊,铝热焊在应用范围和设备便利性上具有优势,但接头性能不及闪光焊,宽焊缝铝热焊接头存在更为严重的低塌和焊接伤损隐患;(3)焊补主要有铝热焊补和电弧焊补,铝热焊补可焊补整个轨头,电弧焊补更便于处理表层伤损,前者可应用处理轨头核伤或其他内部伤损,后者可处理轨头次表面的剥离掉块等RCF伤损。轨头铝热焊补技术是近年来美国TTCI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我国应在这项技术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实现关键产品与装备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38.
铁路站场设计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应用BIM技术可集成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形成工程数据模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沟通和管理。然而,当前国内外铁路站场BIM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建模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此,对铁路站场BIM模型快速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铁路站场数字化设计系统,可将设计参数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依据参数信息高效驱动铁路站场BIM模型的构建,并对铁路站场数字化设计系统总体架构与BIM模型设计插件的程序模块与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开发的软件原型系统初步验证,该方法能实现铁路站场BIM模型构建在效率与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39.
针对铁路站场平面数字化设计中设备类型众多且空间关联耦合的难点,基于本体建模理论与方法,依据站场设备类型划分各设备的概念,以概念的属性来表达设备的空间约束条件,将设备修改后的联动操作抽象为本体的函数,将站场专业中的规范和标准定义为本体的公理。应用空间一致性检测方法,实现站场平面交互设计中设备的空间约束自动重构及概念的属性同步刷新,开发了站场平面设计原型系统,已在开原西和诺尔盖等多个车站平面设计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铁路建设,进而促进国家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对施工阶段铁路的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及铁路施工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灰色聚类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绿色等级。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三角模糊数层次法与灰色聚类法结合可以对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很好的评价,并能找出铁路施工阶段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