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7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目的:千米级铁路悬索桥主跨长度超过所在线路开行列车最大编组长度后,全桥布满列车荷载的加载方式与桥梁服役期间实际承受的列车荷载不符,应对此类桥梁列车荷载合理加载长度进行研究.本文以某在建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各主要构件内力与位移影响线,结合实际列车长度研究列车荷载加载长度对各构件受力特征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92.
通过分析和试验,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替代硅橡胶作材质,开发和推广应用EPDM中冷器出气胶管,以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93.
结合某下穿既有铁路的大长细比框架地道桥顶进施工,对顶进施工实施全程监控,重点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监测点布置、详细的顶进过程进行了技术分析和评估,提出了相关问题的技术措施与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对现行编组站办理车数和改编车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现行计算方法中存在着在不同的场合下运输指标含义不统一,在概念上割裂了车辆作业过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用解体、编组之和表示改编能力不能正确反映该项指标的本质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计算车站作业能力、统计车站作业量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5.
工程措施对控制大跨度海底隧道结构变形的施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隧道场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至今,多个区段的隧道结构变形都超过了预留变形量,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种工程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隧道的结构变形.文章首先基于厦门海底隧道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隧道结构发生异常变形的原因;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了各工程措施在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效果.研究认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锁脚锚管、仰拱注浆及井点降水可以有效地抑制初期支护变形,尤其是对洞内及地表同时进行井点降水时,隧道拱顶下沉量可以减小约50%,拱部塑性区范围也大幅度减小;变更临时支护结构参数和采用系统锚杆对控制隧道结构变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其效用不明显;另外,隧道断面的封闭时间和封闭距离对其结构变形影响很大,应尽快施作仰拱,使断面尽早封闭成环.  相似文献   
96.
建立箱梁有限元模型,对梁体终张拉弹性上拱度进行了模拟计算.收集了3 306片客运专线32 m简支箱梁终张拉阶段上拱度实测值,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频率直方图.根据直方图特点确定样本总体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拟合了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实测上拱度的样本均值和方差.分析了典型梁场的实测上拱度统计特点.实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箱梁的弹性上拱度均值与设计值基本相符,粱体上拱度总体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建成巨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网络,逐步开始走向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大规模和高密度运营,使得系统能耗急剧增长。现有的自动驾驶控制方法基于已有的模型,能够完成在正常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基于现有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控制原理和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提出一种列车智能控制方法,以减小列车的牵引能耗。首先,建立列车控制专家系统,能满足乘客舒适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作为列车驾驶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强化学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以适应变化的运营场景。基于地铁现场运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算法比现有算法具有更好地节能效果和准时性。  相似文献   
98.
预制钢弹簧浮置短板道床是城市轨道交通中一种新型轨道减振技术。结合预制钢弹簧浮置短板道床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对其铺设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总结,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了试验和评价,结果表明预制钢弹簧浮置短板道床铺设质量和减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拌和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的改性效果,但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180~190℃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满足技术指标,温度高于19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衰减过快;拌和时间延长,可以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效果,但时间过长,沥青容易发生老化,影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推荐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时间为15 s。  相似文献   
100.
以输入假说为基础,通过对当前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弊端,并从其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探讨了该理论对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