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31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冲击效应对其病害发展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合理的认识和确定冲击系数是进行刚架拱桥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维修的重要前提。通过讨论我国不同时期桥梁设计规范对于刚架拱桥冲击系数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典型刚架拱桥的动力特性,分别按照"85"和"04"规范的计算原则分析比较了其冲击系数的异同,结合刚架拱桥动载试验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典型刚架拱桥实际冲击效应与规范计算结果的差别。分析表明,按照"85"规范计算出的主拱冲击系数与实测正常行车下的冲击效应较为接近,按照"04"规范计算的冲击系数能够偏保守的涵盖各种不同行车情况下实测冲击系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拱桥的竖转施工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多个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论证和探讨,推导了转动轴定位误差对合龙精度影响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合龙阶段偏差出现后的强迫合龙对拱肋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强迫合龙的纠偏方法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3.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分析了目前桥梁结构耐久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比较了各国几种主要耐久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耐久性设计思路和方法,即利用耐久度来衡量结构保持耐久性的能力,通过计算耐久性指标来评判某一时刻结构耐久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强调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构体系和构件荷载类别以及桥梁寿命周期经济性对耐久性设计的影响,具有概念明确、形式简单、便于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34.
以一座中承式大内倾角钢箱梁提篮拱桥为研究对象,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就矢跨比、拱肋内倾角对提篮拱稳定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提篮拱肋(内倾角为21.7°),考虑几何非线性后,其稳定性能下降十分明显,各方向下降幅度均在30%以上,且矢跨比越小,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越大,偏于不安全,设计时应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随着提篮拱肋内倾角的增大,竖向稳定性能不断增强,内倾角大于20°时增长不明显;对于内倾角为10°~15°的提篮拱,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后,其横向稳定性能提升明显,为其线性屈曲结果的数倍,该情况下不考虑几何非线性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35.
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级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选取能够综合反映车站等级的4项评价指标,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轨道交通车站等级划分体系的标准。旨在探索一种更加合理的方法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等级划分,以便在城市轨道交通建成运营时的人员配置、考核、晋升及资源分配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6.
桥梁结构面临着严重的病害,文章对几种主要桥梁型式的严重病害情况进行了阐述,对桥梁结构,特别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一些典型病害及其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最后,对桥梁病害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大量的病害实例表明,除了材料的耐久性,影响砼桥梁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结构构造和体系上的缺陷,而目前的砼结构耐久性研究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桥梁的整体性、可修性、可检性、防水性能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在结构设计和构造细节方面采取合适的原则和措施,以便有效地保证桥梁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38.
斜拉桥索力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常用索力测试方法的基础上 ,针对珠海淇澳大桥索力测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和比较表明这些做法是有效的 ,对斜拉桥的索力测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39.
转动铰是连接拱桥拱座与拱肋的临时施工构造,在放张式竖转合龙过程中,转动铰是全桥转体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重庆万盛藻渡大桥,建立该桥转动铰实体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转动铰局部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转动铰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并据此提出2个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0.
暨仕瑀  吴海军  王邵锐  吕政 《公路》2022,(6):122-128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较多的矮塔斜拉桥,但其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研究较为不足,并且缺乏有效合理的办法。通过规范中关于全预应力构件的定义导出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计算公式,将此作为目标成桥状态,并利用考虑施工阶段的影响矩阵再结合线性规划法,得到满足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的二次张拉力和成桥索力。以某矮塔斜拉桥为例开展分析,将使用该方法得到合理成桥状态与最小弯曲能法得到的成桥状态带入细化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中。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主梁的受力状态,减小主梁的挠度,使墩顶负弯矩和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主梁弯矩图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