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98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依据30m跨径预应力砼足尺薄壁箱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在张拉阶段底板沿预应力钢束纵向开裂的原因,对薄壁箱形预应力砼构件,提出在考虑获得所需纵向预应力的同时,应计入泊松效应和预应力钢束对构件变形产生的反向作用力的不利影响,并从工程设计角度建立了分析模型,提出了确定预应力钢束下保护层厚度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22.
对常规混凝土拱桥习惯用压力线与拱轴线的吻合程度来衡量拱圈受力是否合理,将此概念延伸引用于所有混凝土结构,如混凝土梁桥(受弯构件),多折线刚架(压弯构件)等,提出在合理施加预应力条件下,总可以使压力线与构件轴线的偏离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全截面处于受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适宜条件下具有综合优势的预应力混凝土八字形刚架拱桥,并推导了其压力线包络图控制区为-Ks≤E≤Kx。  相似文献   
123.
笔者分析了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普遍存在后期挠度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主梁节段间竖向接缝的质量,讨论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竖向接缝处砼的剪切徐变,认为在现有施工条件下由竖向接缝的剪切变形引起主梁挠度的增量是不可忽视的,提出了改善主梁节段间接缝质量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24.
横张预应力砼技术属新型专利技术,由重庆交通学院周志祥教授在1994年提出,在构造措施上有别于常规后张法,其受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一跨度5m的T型试验小梁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中的子模型技术,对两个关键部位(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预应力筋锚固长度的选取问题,分析了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砼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局部加强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5.
126.
大跨度中承式钢箱桁架拱桥空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京翼  周志祥  王邵锐 《公路工程》2015,(2):132-136,141
随着钢箱桁架拱桥跨径的增大,其空间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对大跨径钢箱桁架拱桥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某桥为主跨519 m的中承式钢箱桁架拱桥,通过对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线弹性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径中承式钢箱桁架拱桥活载对稳定性影响较小,结构失稳一般表现为面外失稳,且最容易发生在拱圈无平联区域。对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菱形和"K"字形对提高稳定性效果最佳;斜吊杆较竖吊杆能提高面内稳定性,但降低了面外稳定性;初始几何缺陷不会显著降低大桥的线弹性失稳荷载。  相似文献   
127.
特大桥梁模型试验规模较大,制作、测试均较复杂,因此,需要在尽可能反映实桥真实应力的情况下简化试验模型。通过不同模型方案计算分析后得知,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钢桁连续刚构桥全桥一半模型完全能够真实地反映实桥受力状态。这样就能将模型所需的资源减小一半,而且可以在有限的试验室空间内将模型尺寸相对做大。  相似文献   
128.
针对量大面广的标准跨径桥梁建设,简要介绍了常用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十年桥梁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认知,讨论了沿用数十年的预制梁装配式建造和正处于发展期的短线法装配式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了兼具综合优势的装配式桥梁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标准跨径钢混组合桥梁的常用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无需现浇桥道板接缝混凝土的钢混组合梁桥的装配式构造与施工技术;针对海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定位,提出NHNR剪力连接的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构想,探讨了工厂制造桥梁构件-常规运输至桥位现场-机械化装配形成钢混组合梁桥的工业化制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9.
分析了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理论存在的问题。在修正传统轴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无限自由度体系下有粘结预应力梁分离式运动微分方程,引入简支梁边界条件,导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固有频率表达式,据此分析了有粘结预应力简支梁动力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数值模型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0.
介绍了横张预应力技术在T 型梁桥、箱型梁桥及空心板桥中的应用情况及技术特点, 实践证明横张预应力技术在这三种结构型式中的应用是合理可行的, 并可获得明显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