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用囚禁冷离子制备量子可控非门包括3次连续激光脉冲操作,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纠缠动力学和纠缠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关于纠缠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第1和第3步激光操作过程中离子内外态无纠缠,在第2步激光操作中离子内外态具有较强的纠缠,并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42.
针对某型商用车冷却系统风扇噪声与散热匹配问题,提出了通过改变风扇结构降低噪声和增加挡风板阻挡热风回流的改进方案。通过改变叶片数量、轮毂比、叶片弯曲角度等风扇性能参数,以及对冷却风扇的质量流率和气动噪声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对风扇各性能参数进行了优选;对发动机舱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分析,发现散热器存在热风回流问题,通过在散热器上部和左、右两侧增加挡风板阻挡回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风扇噪声降低了2.7dB(A),发动机舱内最高温度由417K下降至392 K。  相似文献   
43.
车是男人的另一个爱侣,车是女人的另一张面孔;无论是极品靓车,还是布衣使者,我们都会极为“虚荣”地希望她光鲜可人。  相似文献   
44.
针对后视镜引起的前侧窗与车内气动噪声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商用车进行车外后视镜区域数值模拟和车内噪声预测的研究。稳态分析采用RANS模型中SST(Menter)k-ω模型,瞬态分析采用基于SST(Menter)k-ω的分离涡模拟(DES);通过分析后视镜侧窗区域的稳态静压力与瞬态动压力、速度和涡量云图,揭示了因A柱后视镜而产生车窗表面的湍流压力脉动的机理;同时求解瞬态流场获得两侧车窗表面湍流压力脉动载荷。采用声学FEM方法将车窗表面湍流压力脉动作为边界条件来计算气动噪声的传播,基于车内声学空间不同频率的声压级云图分布规律,说明了车内气动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和声压级最大的分布区域;驾驶员左耳旁声压级曲线展示了20-2500 Hz频段内声压级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实车道路滑行测试,证实了气动噪声在车速80-110 km/h时较为明显的结论;采用CFD结合声学有限元的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车内100-2500 Hz气动噪声的声压级,为优化后视镜、降低驾驶室内气动噪声提供仿真和试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在公路代建项目建设中引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比较了合作伙伴关系下的新型代建模式相比传统代建制的优越性,并建立了代建单位与伙伴企业间关系的行星模型,为公路代建单位在项目实施中建立各伙伴单位间的互信互惠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联锁表是联锁安全逻辑的体现,本文针对联锁表数据的安全逻辑验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SP的验证方法。首先对联锁表数据进行建模,将联锁表数据抽象为调度员、道岔、信号机、区段和联锁控制器5个进程的并发组合模型,并对各进程进行建模。依据联锁系统安全约束条件,从功能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通过对模型正确性的验证来说明数据的安全逻辑正确性。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站联锁表数据的安全逻辑验证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张淼 《路基工程》2005,(3):62-63
通过峨眉机务段的道路规划设计实践,阐述如何把总图中道路与厂区的交通运输功能要求、节约用地和投资、竖向设计以及绿化等目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8.
电喷汽油机爆燃控制的策略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BOSCH汽油机电喷系统爆燃识别及爆燃控制的策略,分析讨论了带有爆燃控制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在协调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与爆燃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试验研究了不同爆燃情况下的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差异,以及系统过量空气系数和进气温度与爆燃边界点火提前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的测试装备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国际上已有的测试装备标准对我国实际测试需求存在不适用性,亟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协调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本文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Object and Eve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OEDR)能力测试需求建立测试装备分类逻辑,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