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95篇
综合类   1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11.
利用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技术,以直观的沥青混合料颗粒级配体积特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分形特性研究,从级配颗粒填充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颗粒级配组成和矿料间隙分布的统计自相似分形特性,给出了相应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岛法"可以定量描述级配颗粒组成的分形特性,利用"计盒维数"能够描述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分形特性.  相似文献   
11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现代公路资产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在深入调查分析国内外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历史,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相关领域主要包括路面状况评价、使用性能预测、养护路段划分、养护措施选择、养护时机确定、养护效果评价以及预防性养护策略与路面管理系统整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主观经验在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中占据主要位置,目前尚不存在可量化的系统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决策方法.根据研究进展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现阶段该领域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是:多目标决策的养护措施选择问题、养护措施功能性衰减与原路面结构性衰减之间的交互效应分析问题以及系统最优化的多阶段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13.
沥青混合料试验室现有搅拌装置存在诸多缺点,无法完成MA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为满足MA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要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沥青混凝土拌合物宏观和微观均匀度作为测定指标,通过安排少量的多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搅拌装置结构参数及最优搅拌温度,并找到了影响搅拌质量的首要参数,制造出试验样机,填补了同类试验设备的空白,解决了MA沥青混合料无相关试验设备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4.
由于不同成型方法制成的试件均匀性不同,会影响到试验结果,因此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试件做连续切割.获取多幅图像;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同一级配在不同成型方法时的均匀性。结果表明,4种成型方法均匀性的好坏依次为:旋转压实、轮碾成型、马歇尔击实、振动成型.  相似文献   
115.
半柔性铺装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柔性铺装材料是将特殊级配的水泥胶浆灌入多孔母体沥青混合料空隙之中而兼具水泥混凝土 (刚性 )与沥青混合料 (柔性 )双重优点的路面技术 ,具有改善了路面的抗车辙、开裂、油蚀、推移等病害的能力。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经验以及自己的使用论证 ,从设计到施工工艺较全面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6.
细集料是沥青路面不可缺少的材料组成部分,由于天然砂的粘附性较差又是一种有限资源,品质较差的石屑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致使机制砂的大量应用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应用及与其他细集料的性能差异,实验研究了机制砂及石屑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工程应用状况的跟踪,证明了机制砂是优良的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可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力。进一步的经济性分析表明,机制砂的价格因索不应成为其推广应用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17.
改性沥青老化后动态粘弹力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了基质、改性沥青的线粘弹范围,并利用时温等效原理探讨了4种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经过短期、长期老化后动态粘弹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改性沥青的线粘弹范围小于基质沥青的线粘弹范围;基质沥青最容易发生老化;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经过短期、长期老化后动态粘弹行为向基质沥青转变,复合改性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最低;PE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在高频和中频阶段经过短期老化后老化程度很小,在低频区域经过短期、长期老化后,复合模量变小。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检测效率,准确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过采用新一代无核密度仪(PQI380),获取新建沥青路面大样本密度检测数据,并分别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灰度图的评价方法,用不同检测频率的样本来评价沥青路面施工的均匀性。综合两种方法既考虑了数据总体的一致性,又结合了离析区域位置和施工效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核密度仪是一种精度高和速度快的道路无损检测手段;PQI评价沥青路面施工均匀性的最小有效检测频率为测点间距1m。  相似文献   
119.
徐伟  张肖宁 《中外公路》2008,28(2):156-158
对出现渗出斑迹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取样检验,应用红外光谱法检测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渗出物成分,试验检测了桥面铺装取芯空隙率及马歇尔稳定度,并对铺装切块进行了车辙试验评价,分析了桥面铺装渗出斑迹的原因及过程,总结了提高桥面铺装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0.
高温条件下长陡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为依托,通过采用高模量改性沥青、纤维加强及掺加界面添加剂等方式改进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5种路面结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这些路面结构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力学分析,为拟定试验段路面结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