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01.
为研究生物油再生沥青胶结料的路用性能,分析比较了基质沥青与生物油再生沥青胶结料的流变性质与化学特性。首先通过三大指标与黏度测试确定生物油在老化沥青中的最佳掺量;之后重点分析最佳生物油掺量下再生沥青与基质沥青的高温与疲劳性能,高温性能通过多应力蠕变回复试验(MSCR)测试,疲劳性能通过DSR时间扫描测试;最后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分析2种沥青的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0%生物油可恢复老化沥青针入度与延度至基质沥青水平;基质沥青与10%生物油再生沥青的PG分级分别为PG64-16与PG70-16;MSCR结果表明再生沥青相比基质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Nf50指标表明再生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较基质沥青胶结料更好,因为2种沥青模量相近,再生沥青的弹性组分含量更高;FTIR结果表明生物油稀释了老化沥青中高极性的亚砜基;GPC结果表明生物油降低了老化沥青中的大分子和小分子含量,改善了老化沥青分子量分散度。生物油改善了老化沥青的路用性能和化学特性,是一种较有潜力的沥青再生剂。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切削式路侧振动带、陶瓷道钉路侧振动带以及热熔型路侧振动带,通过实践应用和现场测试,分析了这3种类型振动带对不同车型的警示效果,提出了振动带主要设计要素变化对警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式振动带对小轿车主要靠噪音警示,振动警示次之,对重型货车的警示效果一般;陶瓷道钉振动带对小轿车而言振动警示主导,噪音警示次之,对重型货车主要依靠振动警示;热熔型振动带对小轿车主要依靠噪音警示,振动警示一般,而对重型货车的警示效果均较弱,并给出了3种路侧振动带的建议尺寸。结合实践应用,对3种类型振动带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成本以及适用场合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割缝和温度变化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 ,指出面层和基层的相互作用会导致 3种基本破坏形式 ,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出现将引起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设置隔离层和结合层的路面结构将避免 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发生 ,显著减少路面破坏的发生 .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目前重庆市国省道干线公路超载超限运输情况较为严重这一事实,笔者在深刻分析超载超限运输现状,本质及超载超限运输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超限运输管理的实际,提出超载超限运输管理对策,供制定超限管理政策及实施超限管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协调性进行分析,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安全评价细分为线形、中央分隔带、路侧、桥梁、隧道、交叉口、服务区、附属设施等8个评价要素,分项提取和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其景观安全协调性的优劣程度,以重庆涪陵至石柱沿江高速公路的景观安全协调性研究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有效可行,简洁易实现,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岩爆发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应力条件、岩体结构及其性能、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施工因素等方面着手。对岩爆发生条件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灾害调查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历史灾害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自然气候、工程地质、灾害类别、灾害分布、灾害特征等方面对重庆市干线公路的灾害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发展山地城市绿色自行车交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车交通作为城市绿色交通方式,在山地城市开展更具有现实意义。分析重庆市地域及交通特征,探讨其自行车交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区域,并以冉家坝地区为例进行分析,为倡导与推广山地城市绿色自行车交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高速公路雾区路段常伴随雨、冰、雪等复杂气候,综合考虑雾与雨、雪、冰等复杂因素耦合对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引入“场”理论,构建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模型,并基于模型对雾区多气候耦合路段的参数指标和道路风险进行分级研究. 首先,截取典型雾区路段进行栅格化分析,构建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然后引入PRA方法进行雾区风险场链式风险叠加分析,构建雾区风险场数值模型;最后以G5高速雅安至石棉段作为分析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场理论给出了与当前国内气象预警分级相匹配的高速公路雾区耦合段风险分级指标,并将雾区路段的风险分级为四级,其中行车风险等级最高的为第1级.研究结果表明:场理论适用于多气候耦合的高速公路雾区段风险分析;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是一种数量场和不稳定场,其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雾区路段各气候参数的时变性;风险分级结果综合考虑了道路线形和环境特征以及基于时间变化的道路气候耦合特征,风险分级指标更符合基于时间动态变化的道路交通风险特性.   相似文献   
110.
成渝高速公路白改黑工程反射裂缝防治效果的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中最常见的病害,目前多采用在层间铺设防裂材料的方法进行防治.实地调研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Trupave聚酯玻纤布在成渝高速公路白改黑工程中的防裂效果.调研结果显示,Trupave聚酯玻纤布的防裂效果大大优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对两种材料的防裂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了防裂性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