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重庆市ROR事故的调研与分析,研究不同类型路侧振动带的警示规律和警示效果。根据重庆地区特点,将3种不同类型的路侧振动带用于重庆高速公路。多年运营观测表明,路侧振动带技术的应用能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一般把装载质量8t以上的货车归类为重型货车。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在实践中对普通重型货车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再分类:即分为公路物流用普通重型货车和矿区工地用普通重型货车。类比来说,特种货车一般用于公路物流,而自卸车主要用于矿区工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现有路面减速带的设计,对减速带进行了类别划分,并采用实车试验的手段,研究了车辆通过不同类型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辆振动、噪音警示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噪音增量值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运行速度与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噪音增量值均呈线性关系;减速带的高度是影响振动警示作用的关键因素;A类减速带适用于低速路段,B类减速带适用于高速路段。  相似文献   

4.
路侧振动带是一项有效预防和减少偏离公路单车事故的技术对策.笔者针对路侧振动带的安全性进行试验研究,主要通过测试驾驶员转向时方向盘最大力矩值和桥壳在动载荷下的弯曲应力,最后对振动带安全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路侧振动带的设置不会给车辆行驶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采用重型击实成型和振动压实成型两种方式,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铣刨料的物理特性和路用性能,并与现场施工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振动压实成型方式下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高于重型击实成型方式,二者强度比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取芯芯样试件内部集料排布和空隙率状况,振动压实成型方式与实际工况更为契合,表明该成型方式能更有效地模拟现场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杨永红  杨朝  唐祖德  陈语  冯坤 《公路》2023,(3):252-261
市政道路工程涉路项目日益增多,为梳理市政道路涉高速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价,通过分析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应急处置等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识别改扩建市政道路涉路工程风险点,提出穿越高速公路涉路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流程,分析得出道路专业6个和管线专业5个关键评价指标。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3D建立单体货车和混凝土护栏碰撞模型,碰撞速度为40 km/h~80 km/h。货车Ford F800模型经实车碰撞试验修正,研究碰撞速度、混凝土护栏等级与车辆侵入路侧区域的关系。建立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桥梁评估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和评价桥梁安全性。结果表明,不同设计速度和护栏等级下的护栏迎撞面与路侧桥墩的最小安全距离建议在1.0 m~2.7 m之间,并应控制下穿道路施工与运营过程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重型货车全浮式驾驶室在路况较差时振动剧烈的情况,利用UG软件对全浮式驾驶室悬置进行建模,将模型导入ADAMS中作仿真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厂家实际情况选择半浮式驾驶室悬置为改进方案,进行建模、运动仿真分析,主要比较全浮式、半浮式驾驶室悬置的仿真输出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满足了厂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不同组成和结构类型材料振动压实效果最佳需要的工作参数配置条件不同。本文通过振动压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压实效果最佳时的VTM配置条件为工作频率30Hz、名义振幅1.3mm、偏心块夹角60°和配重块分配S4X6。对骨架密实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不同击实法和不同成型法的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压法成型试件级配衰退幅度明显大于振动压实法,振动压实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比重型击实法的约大0.06g·cm-3,振动法成型试件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重型击实法的1.5~2倍,并且随着水泥剂量的减少,不同成型方法的强度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主要采用冷冻法对土体降温再进行开挖施工,但在复杂工况环境下仍存在极大施工风险。通过采用专门研制的行星摇臂式顶管机对不同强度等级的玻璃纤维筋砂浆试块进行全断面切削试验,对行星摇臂式顶管机切削玻璃纤维筋、砂浆和道具磨损情况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行星摇臂式顶管机切削效率理想,试验结果可以促进今后顶管法直接开挖联络通道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指导实际切削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施工,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志峰  刘永胜  张杰  杨壮志 《隧道建设》2020,40(Z2):280-288
为研究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可行性、评价滚刀和切刀的切桩性能、获取盾构切桩的关键掘进控制参数,进行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盾构切除大直径桩基宜采用“低推进速度,高转速”的磨桩方式,刀盘推进速度建议取3~5 mm/min,刀盘转速建议取1.0~1.2 r/min; 2)滚刀对混凝土的切削效果较好,切刀对钢筋的切削效果较好; 3)混凝土强度越高,滚刀对钢筋的切割效应越好; 4)滚刀切桩时,刀盘轴向振动作用明显,在低推进速度和低转速下,其刀盘的振动小于切刀切桩时刀盘的振动; 5)切刀切桩时,刀盘环向振动强烈,在高推进速度下刀盘易卡顿,提高转速可减少刀盘卡顿。  相似文献   

11.
路肩隆声带应用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涛  潘学政  方锐  魏朗 《公路》2006,(11):97-100
路肩隆声带是警示驾驶人提高注意力,减少单方事故的一种有效的道路安全设施。为了评价路肩隆声带对车辆的安全性影响,提出了采用车辆前轴振动加速度值、方向盘振动角加速度值作为车辆冲击状况和方向稳定性的评价参数。在3种车型、5种型式隆声带道路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描述路肩隆声带主要结构尺寸与安全性能评价参数之间的经验模型,为路肩隆声带的应用安全效果分析提供了工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选取山区高速公路3类代表性的振动减速标线进行了实地交通流检测。对不同检测断面的速度、交通流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各检测断面小车、大车速度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了车辆通过3类振动减速标线的速度变化特征;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路段小车、大车的运行速度变化规律模型,并针对模型所反映出的车辆在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路段运行速度呈现先减速、后加速的变化特点,提出设置振动减速标线提醒标志、延长振动减速标线长度及组间距等安全管理建议。结果表明: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基于距离或时间的车辆避撞预警算法存在较高误警率的问题,考虑在避撞预警算法中引入驾驶意图共享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实际外场复杂车车通信V2V(Vehicle-to-vehicle,V2V)环境下的车辆跟驰避撞预警算法。基于LTE-V构建外场V2V环境,将车辆行驶过程描述为一个时间序列的隐性马尔可夫随机过程,借助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建立驾驶人驾驶意图与车辆相对行驶状态序列之间的隐含关系模型,并给出基于Viterbi算法的驾驶意图预判求解方法,将驾驶意图作为特征因子集成到安全距离模型中,提出基于驾驶意图共享的避撞(Driving Intention Based Collision Avoidance,DI-CA)预警算法。利用构建的V2V试验环境,实现了匀速、加速、减速和紧急制动等4种驾驶意图,以及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增加、减小、保持不变等9种组合的车辆行驶状态试验数据获取,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所提出的DI-CA预警算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预警算法能够针对不同驾驶意图提供有效的车辆碰撞预警。在此基础上将4种驾驶意图下的DI-CA预警算法与Mazda预警算法求得的安全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所提出的DI-CA预警算法的平均预警正确率为84%,高于Mazda预警算法的78%,而DI-CA预警算法的平均误警率和漏警率分别为5%和16%,均明显低于Mazda预警算法,说明所提出的DI-CA预警算法在提升预警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了误警率和漏警率,可避免行驶过程中因误警而导致的连续刹车,以及因漏警而导致的可能碰撞事故发生。最后,总结并给出了驾驶意图共享理论应用于车辆避撞预警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车速控制措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性和适应性2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并根据实际道路上的车载实验数据,分析了限速标志、振动减速标线、减速丘这3种典型车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车速控制措施的实时速度曲线均为"不完全对称V形",瞬时心率曲线随时间而下降;有效性方面,减速丘的减速效果最明显,限速标志最弱,但其作用时间最长,对驶出速度影响最大,振动减速标线对驶出速度的影响最小;适应性方面,限速标志对驾驶人造成的紧张感和不舒适感最弱,减速丘最强。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新开  吴兵 《公路》2004,(7):132-137
行车速度控制对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性起着巨大的作用。控制养护作业工作区车速的方法包括交通标志牌、旗手、交通警察(警车)、车道变窄、“颠簸”车道、视觉限速标线等。文章结合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大量研究,详细分析了各种速度控制方法,并对其中某些方法进行了综合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从交通警情数据中自动获取信息对于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和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迁移学习的交通警情信息自动处理方法,该方法上游采用文本预训练模型作为共享参数层,下游建立多任务并行学习方法,实现对交通警情中的关键信息、类型和语义自动处理。选取江苏省苏州市2年内共120 191条原始交通警情作为试验数据,通过自动处理方法构建了一套标准的交通警情信息数据库。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关键信息抽取方法可以更精准地提取警情数据中的时间、地址和车牌信息;交通警情分类模型性能优于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基于局部特征增强的警情语义分析方法重点识别了警情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救援需求,识别准确率达87%。研究结论显示交通警情自动化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实验数据对热失控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取出关键的信号特征。设计出一套全面完整的热失控预警系统,并总结出多个报警条件,避免出现故障的误报及漏报的情况。最后介绍了热失控预警后整车及大数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邻车切入工况下的行车安全,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驾驶人对前撞预警系统的依赖特性评价方法以改进预警系统的设计。以预警时机(即碰时间TTC)为研究变量,采集了12名驾驶人的实验数据,以制动依赖指数、次任务评分为2项客观指标,以危险度评分、信任度评分为2项主观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模型,实现了对驾驶人系统依赖程度的量化评价。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建立了依赖特性评价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时机(TTC)对依赖特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过晚的预警时机(TTC=2.4 s)降低系统的有效性;过早的预警时机(TTC=1.2 s)易导致驾驶人对系统过度依赖。因而,适度推迟预警时机(TTC=1.8 s)可以抑制依赖性的产生,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黄伟  戎辉  何佳  龚进峰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4):81-84,88
大型车辆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少碰撞风险是交通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大型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和侧向防撞预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全方位防撞预警系统。系统以分布式信息采集、处理和报警平台为基础,通过基于安全距离的算法实现分级预警。实车预警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安全等级准确地给出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