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在确定模型类型及影响模型分解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级优化模型分解原则,同时给 种实用模型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摆线针轮行呈传动针齿壳结构的特点,以 DDJ-W 为基础软件,开发了其有限元分析前后处理应用软件,即:前处理程序 MSL 和后处理程序 SERIES.该应用软件的开发,为针齿壳的应力分析提供了方便,不仅对针齿壳的改进设计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可用于工程中计算模型由平面膜元和空间块体元构成的零件或结构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20F117型尾管强力旋压机对柴油机连杆衬套进行强力旋压的加工工艺,论述了几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衬套力学性能及加工质量的影响,给出了选定工艺方案下加工的连杆衬套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陡边坡桥基安全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陡边坡桥基位置的确定不仅关系到高边坡的稳定和桥梁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的技术指标和造价。而目前相应的规范及手册中,对高陡边坡桥基位置没有明确的规定。研究方法:荷载作用下高陡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是桥基位置确定的基础。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边坡几何状态下荷载对边坡岩体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根据荷载作用下边坡岩体应力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提出高陡边坡桥基安全距离的确定原则。边坡岩体应力影响范围主要与荷载强度、桥基宽度、边坡坡度以及桥基水平距离等因素有关。根据坡面岩体应力影响系数最大值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再利用岩体质量对应力影响系数进行限定,提出高陡边坡桥基安全距离的确定公式。研究结论:工程实践表明,用本文方法来确定高陡边坡桥基位置是方便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铁路复杂采空区处理措施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电河北龙山电厂铁路专用线经过一大型复杂磁铁矿采空区,介绍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采空区阶段性注浆处理后充填效果的检测,在充分了解采空区充填情况的基础上,对后序注浆孔位、密度等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处理措施不但满足采空区处理要求,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指路标志的信息量过多,使驾驶员在安全时间内识别有效信息难度增加.通过室内仿真实验和室外车载实验数据对比,研究标志信息量大小、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和车速对驾驶员识别城市道路指路标志时间综合性影响.提出了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信息量限值意见.   相似文献   
17.
缓解城市干线交通拥堵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干线协调控制,协调控制需要划分交通控制子区,而关键交叉口的判别是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的关键.立足于交通流运行特征分析,选取交叉口饱和度、延误(服务水平)和行程车速等交通流运行指标,以无锡市梁清路为例,采取定量的方法,对干线关键交叉口进行判别.与传统的交通工程师凭经验判断,该方法更为科学合理,而且判别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现状的路侧常规公交换乘枢纽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常规公交路外换乘枢纽的概念及其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选择并计算了公交枢纽衔接的公交线路条数、公交枢纽的发车频率、集散客流量、换乘客流量、换乘耗时等5项功能指标,对常规公交路外换成枢纽的集散换乘功能进行描述。通过确定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聚类系数对备选站址的归类判断,从而实现对常规公交路外换乘枢纽备选站址的灰色聚类分级,达到对备选站址选择的目的。利用调查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验证选择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朔准铁路黄河大桥桥基位置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娅  赵文 《路基工程》2007,(6):90-92
通过调查分析,利用经验坡角法和高陡边坡桥基位置公式初步确定黄河大桥桥基位置,利用DEM法分析不同桥位的岸坡破坏模式及破坏范围,并利用FEM方法分析荷载作用对边坡岩体应力的影响及岩体强度,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安全、合理的桥基位置。  相似文献   
20.
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国内第1条以BOT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线。阐述该项目的四大设计管理特点:业主和设计联合体互动,开展专题研究和专项设计,采用车站建筑一体化综合设计,在国内首次引入"轨旁设备"专业和两阶段"CSD(综合管线)/SEM(预留孔洞)"设计。总结出该项目九方面的工程设计特点:国内首次采用"轨道+物业"的发展模式;国内首次引入"车站周边规划"专项设计;国内首次采用π型高架三层岛式车站方案;国内首座预留"通过线路换边实现同台换乘条件"的高架车站;国内首次实现轨道交通车站与国铁站房屋顶有机融合、一体化设计,打造了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国内目前最集约利用土地的龙华车辆段;高架景观及环境效果领先;国内首次采用"车站群"的运营模式;国内首次采用RAMS系统保证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