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86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在Windows软件环境下控制测量及激振部件,开发了摩托车减震器测试系统,实现了减震器示功特性和耐久性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62.
封面透析 2000年,全国有线电视开始推行模拟转数字的整体平移之时,部分业内专家就预测,数字电视将会成为继通信行业之后的又一个朝阳行业。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86版公路自然区划在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方面对工程建设指导作用的分析,结合公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外公路自然区划的成功经验和各省公路三级区划的方法,研究86版公路自然区划的适用性.从公路自然区划对公路建设的指导作用上入手,在分析、归纳大量工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版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章详述了利用单片机技术进行频率相关测试的工作原理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用单片机进行频率相关测试的突出特点是用较简单的接口电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改变正弦波输出幅度、自动扫频,自动存贮实验所得数据,利用通讯方式将数据传给PC机,从而实现频率相关测试的自动操作、自动打印记录、自动进行系统辨识。  相似文献   
65.
介绍目前矿山井下斜坡道的现状,设计车辆监控系统以提高斜坡道的运输能力,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和安全效益.以山西晋城某煤矿井下运输大巷为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了车辆信息卡及车辆检测单元的设计研制,利用CAN总线将车辆检测单元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以实现对车辆的调度监控.  相似文献   
66.
捷联系统中加速度计的信号采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捷联系统中加速度计信号具有动态测量范围宽、精度高、实时性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速、宽量程的数据采集方法,对该方法的原理和电路实现过程中器件的选择、设计中采样时间的确定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将该方法与捷联系统中加速度计数据采集的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7.
基于Windows2000的多线程串行通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在Windows2000系统下采用多线程技术和API函数开发串行通信程序的方法,以提高程序的实时响应和并行处理能力,并阐述了利用Windows事件对象协调线程正常运行,避免数据访问冲突的同步技术。  相似文献   
68.
张鹏  李志宏  曾聪  马保松 《隧道建设》2017,37(9):1120-1125
为了研究曲线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通过分析拱北隧道管幕工程曲线顶管现场实测数据,得出曲线顶管地表沉降槽的偏移曲线;在现有Peck和Loganathan地表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考虑曲线顶管与隧洞的相对位置对沉降槽偏移量的影响,得出经过沉降槽偏移修正的Peck和Loganathan地表变形预测公式。结果表明:1)曲线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槽曲线表现为非对称,最大沉降点可能出现在轨迹弯曲内侧,也可能偏向外侧;2)曲线顶管与隧洞相对位置引起的土体损失变化是造成沉降槽偏移的主要原因,相对位置与顶管穿越地层性质、顶进力、注浆压力和轨迹曲率半径等因素有关;3)修正的Peck公式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层和淤泥质土层中曲线顶管施工地面沉降槽偏移效应和最大沉降量。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直流电机驱动的空调压缩机稳速性能差的情况,设计了一种以西门子公司S7-200PLC控制的直流电机稳速系统,详细阐述了稳速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系统具有软启动、最小弱磁限制、PWM检测与切换等功能,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0.
今年4月,在第九届《交通标;隹化j理事会一次会议上,中怡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蒋松华先生作了题为《沥青再生处治预养护应用技术规程:材料质检与验收j的报告,这是中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怡”)技术专业人士与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及西安交科院多年来共同研发、测试及制定的沥青再生处治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