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9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说明了工艺数字化系统(PDS)中工时定额管理的意义.基于工时定额计算的数学模型C-模型,研究开发了工时定额管理子系统.系统实现了车、铣、刨、磨、铸、锻、焊、热处理等工时定额的计算,并实现了与CAD与MIS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22.
基于模糊数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基于模糊数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详细介绍了模型中的加工质量评价的语言变量描述,模糊数表示,加工质量评价的综合处理,定量指标的模糊化处理,模糊数的排序等方法,给出了一个评价实例,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实用,而且适用建立基于Web的工艺方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23.
针对汽车AMT系统中节气门控制、离合器接合点及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的确定等问题 ,讨论了采用多模式控制、模糊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等智能控制的具体方法 .实际应用表明 ,这些方法切实可行 ,同时 ,也体现了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控制系统中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4.
在行驶中动态识别道路坡度的大小是采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实现智能换挡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是目前的一大技术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采用多个传感器信息融合来识别坡度角的方法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对识别误差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25.
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运输问题和生产计划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建立运输模型,并根据生产计划的层次分别建立了综合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主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和车间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将生产计划逐层分解.最后,对运输问题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并应用MATLAB编程求解对应模型.原来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一天的劳动现在只需数秒钟就可以由一般工作人员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不同抽吸气体回送方案对整车风洞试验段流场的影响,运用Fluent软件对两种回送方案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了边界层位移厚度、静压因数和总压损失.结果表明,抽吸气体回送位置在边界层厚度控制效果方面几乎没有差别,而在静压因数分布以及总压损失上则差异较大,方案1的静压因数分布较方案2均匀,总压损失却比方案2大,至于两个回风口流量比例,它只对静压因素分布有影响,但在方案2中其影响小于方案1.  相似文献   
27.
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运输问题和生产计划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建立运输模型,并根据生产计划的层次分别建立了综合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主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和车间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将生产计划逐层分解.最后,对运输问题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并应用MATLAB编程求解对应模型.原来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一天的劳动现在只需数秒钟就可以由一般工作人员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现状的调研发现,传统避险车道存在长度不够、坡度过陡、易发生避险车道内追尾等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充分利用山区地形地貌条件的变坡式避险车道。通过计算,验证该避险车道在现行高速公路条件下的适用性,此种避险车道的设计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为了在产品开发前端有效评估设计样车性能,识别性能风险点,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TruckSim进行商用车操稳性能建模、仿真验证。首先遵循整车-子系统-零部件逐级建模思维分别完成整车、车身、转向、悬架、轮胎、动力总成、制动系统等模型建立,在此基础上,基于GB 6323试验方法对其进行稳态回转、低速回正、蛇形绕桩等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样机操稳性能能够满足项目既定指标要求,为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采用三维、不可压缩和Lilly LES+FW-H方法,对1:8缩比3车编组EMU6动车组以200,250,300和350 km/h的车速运行时进行气动噪声特性数值模拟,得到列车不同速度级运行时的压力、速度与涡量分布,表面脉动压力、辐射声场等气动与声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偶极子声源强度主要分布在转向架及其周围的车体表面位置;A计权声压频谱在略小于1 000 Hz频率处测点声压级达到峰值;气动噪声分布频带很宽,噪声能量在1 000 Hz左右较为集中,往高频和低频部分则逐渐衰减;头车流线型附近声压级较大,在尾车以后越远离车体,声压级越小。其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动车组的气动声学特性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