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57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81.
辽源市东辽河南大桥为两侧对称的独塔双索面竖琴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墩固结,桥梁跨径为70m 70m,主梁截面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实心边主梁形式(π形梁),主梁高度2.0m。重点介绍该桥的设计复核要点。  相似文献   
482.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敞水桨、桨-舵组合和优化间距的桨-舵组合装置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桨-舵间距对其组合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螺旋桨敞水工况的计算值与物理模型试验值的吻合度良好,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比桨-舵间距大于推荐值的3个工况发现:在较低的进速系数下,系统的节能效率稍有增加,随着桨-舵间距的增大,节能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较高的进速系数下,随着桨-舵间距的增大,节能效率逐步下降。在较低的和中等的进速系数下,节能效率随着桨-舵间距的减小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在桨-舵间距减少10 mm时,组合体的节能效率最大可增加1.937%;在较高的进速系数下,节能效率随着桨-舵间距的减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3.
484.
为提升天津港航标应急管理能力,阐述天津港航标应急反应预案、航标应急反应队伍及航标应急装备水平等内容,指出天津港航标应急反应机制的局限和不足,运用危机管理理论从应急评估、应急处置、应急队伍、应急设施装备、应急信息技术、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应急联动等航标应急管理机制的8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85.
为探求驾驶人在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负荷变化特性和视觉舒适性,在上午9:00~10:00的平峰时段,天气良好且交通流影响较小的条件下,选取10名驾驶人于东湖隧道(全长10.6 km,限速60 km·h-1)以50~60 km·h-1的自由流车速开展实车试验。利用眼动仪、照度计等试验设备,采集驾驶人进出城市水下特长隧道过程中的瞳孔面积、照度值等试验数据。基于实车试验数据,研究进出隧道过程中驾驶人的瞳孔变动特性,并比较多种评价指标的差异性,选取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为评价指标,对东湖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舒适度进行评价。基于瞳孔面积的变化特点构建了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与瞳孔面积的函数模型,具体分析了出入隧道过程中不同位置的视觉负荷。结合出入口处连续时间序列下光环境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出入口的视觉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入隧道过程中驾驶人瞳孔面积的平均增长率较城市普通路段增大至246.561%并趋于稳定,对黑洞效应的适应时间为8.636 s;驶离隧道过程中较隧道内部路段平均增长率减小至62.631%并趋于稳定,对白洞效应的的适应时间为4.273 s;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与瞳孔面积呈正相关性,出入口位置的视觉负荷排序为入口洞内最大、出口洞内次之、入口洞外与出口洞外最小,各区段的视觉舒适性与之相反;研究发现出入口处的格栅式遮光棚可缓解光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助于驾驶人适应黑白洞效应、提升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486.
ABS/EBD系统是如今极为重要且常见的主动安全装置,但在FSAE赛车上的应用极少。为了提高FSAE赛车的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响应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创新性宗旨,吉林大学吉速电动方程式车队自主设计了适用于FSAE赛车的ABS/EBD系统。文章基于FSAE赛车设计了ABS系统的控制策略并搭建了控制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487.
基于柔性基础的多层隔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求解方法,通过隔振系统运动分析、考虑弹性特性的基础运动分析和多层隔振系统的综合求解技术,得到了一条多层隔振系统动力学求解的技术途径。针对某型重载车辆,在考虑车体弹性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优化得到的两层隔振装置物理特性参量,对该车动力舱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响应求解。分析结果表明,该双层隔振系统起到了良好的隔振效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88.
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是为满足和保证汽车底盘润滑而设计,是明显区别于易堵塞的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的全自动(定时、定量和温控)强制性润滑系统。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能够有效延长汽车底盘的运动摩擦副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89.
林新通  刘琛  曾先平 《航海》2022,(4):72-75
介绍一起证书未正确记载高配船舶无线电双套设备的案例,分析未正确记载证书的原因;接着介绍国际和国内航行船舶配备无线电装置的要求;最后,对高配船舶无线电双套设备装置如何在证书中正确记载提出建议,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490.
为研究铁路钢桥在双线加载下的疲劳损伤系数合理取值问题,基于疲劳损伤等效原则推导疲劳双线系数理论计算公式,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中国、欧洲、日本钢桥设计规范中疲劳双线系数计算方法及其取值的差异和原因。研究表明:建立的理论计算公式揭示了各国规范中疲劳双线系数取值的理论依据;疲劳双线系数与疲劳强度-寿命曲线斜率和双线相遇概率的取值密切相关,二者的不同取值是各国规范中疲劳双线系数取值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规范相较于欧洲和日本规范采用了较大的双线相遇概率,所得疲劳双线系数的取值最为保守;最大差异情况下,中国规范中疲劳双线系数的取值是欧洲规范的1.04倍,是日本规范的1.30倍;根据我国铁路桥梁实际运营情况,分析了双线相遇概率的理论取值,对于跨度低于1 000 m的铁路桥梁,我国规范取双线相遇概率为20%是过于保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