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隧道的地震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计算模型并选取适当的材料参数,利用EL.Centro地震波研究处于特定条件下仰拱形式不同的隧道,分析隧道衬砌的位移、应力变化情况,确定不同围岩条件下适宜的隧道仰拱曲率半径,优化隧道仰拱形式。  相似文献   
72.
为防止6号对称道岔脱轨事故发生,阐述了迎轮护轨和新型防脱轨装置的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车辆-道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迎轮护轨和防脱轨装置对道岔区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迎轮护轨和新型防脱装置均可明显有效约束轮对通过道岔时的横移量,改变轮对运动轨迹,分别使轮缘在距尖轨尖端0.493 m和0.705 m处接...  相似文献   
73.
<正>案例1奥迪A6L(C6)车左后门所有功能失效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1 000 km的奥迪A6L(C6)轿车(装备BPJ发动机),左后门所有功能失效,无法开锁(里外都打不开车门)。故障诊断用VAS5052检测,系统存储有故障代码01333——车门控制单元(后面左侧J388)没有信号/不通讯。车主描述,该故障曾经出现过3次,第1次是用户提车时出现过,当时拆检左后门控制单元导线连接器,发现左后门控制单元导线连接器外壳破损,更换导线连接器后故障消失;第2次是大约2个月后故障再次出现,当时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74.
王猛 《上海公路》2014,(3):42-45
礼乐河大桥主桥为矮塔斜拉桥。因主墩和中横梁斜交8°,0号块的构造和受力较为复杂,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0号块的局部计算模型,分析该部位的空间应力传递和分布特点。通过计算分析可知,0号块除局部外,整体以受压为主;横梁范围内横桥向应力在顺桥向上分布不均匀;横梁边支座范围内存在较大的主拉应力;另应注意支座处混凝土和塔梁交接处混凝土的局部承压设计。  相似文献   
75.
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其风险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极大。因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完善性以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管理机制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76.
临时铁路便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艳  王猛 《中国铁路》2010,(11):65-68
应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临时铁路便桥的振动特性,分析其结构自振频率及振形。采用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软件VBC2.0,对列车通过临时铁路便桥时引起的车辆与桥梁结构耦合振动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和计算临时铁路便桥动力响应位置的横向振幅、横向加速度、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表明,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车体竖向和横向加速度的最不利计算结果能够基本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7.
78.
通过分析高速道岔辙叉区测试数据发现,在辙叉区存在明显的轮轨冲击响应,部分情况下减载率瞬时峰值接近安全限值。建立高速道岔辙叉动力学模型,分析高速列车通过辙叉区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轮对通过辙叉区时轮轨接触点在翼轨和心轨之间进行转换,车轮滚动圆半径发生改变,轮对质心垂向位置在轮载过渡区急剧变化,高速行车环境下形成轮轨冲击荷载。通过设置合理的翼轨抬高值,可有效抑制轮对质心垂向位移,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从而改善辙叉区结构不平顺的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79.
采用直喷汽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低速瞬态工况行驶,测量颗粒浓度随着车速变化的趋势,发现直喷汽油车颗粒数量浓度排放在起步阶段达到峰值,热车后颗粒浓度呈指数下降,且热车后颗粒排放随工况变化不是很敏感。  相似文献   
80.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理想的单边供电模型,采用电流注入法,运用叠加原理对直流牵引供电系流的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如果钢轨电阻和荷载一定,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主要受轨道对大地的泄漏电导率的影响。泄漏电导率越小,钢轨电位就越高,杂散电流越小;泄漏电导率越大,钢轨电位就小,杂散电流就越大。这种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双边供电的复杂牵引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