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9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针对预防性维护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行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应用情况,阐述了通信设备预防性维护质量管理流程PDCA管理循环;介绍了标准化、精细化管理PDCA四个阶段的具体做法及实际应用经验;采用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方式,剖析了标准精细化管理对提高通信设备预防性维护质量,进而保证通信设备运行可靠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区域控制器是CBTC系统的核心设备,它根据列车和地面的动态信息,实时生成列车行车许可命令,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给车载子系统,保证其管辖内的所有列车的安全运行,并实现移动闭塞。在移动闭塞设计中,对列车位置的准确识别是移动授权分配的前提,是复杂运营场景的控制基础。在对区域控制器列车位置识别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列车出入段、跨区切换等复杂运营场景。  相似文献   
24.
为充分发挥“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的潮流灵活控制能力,提升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与新能源消纳能力,研究一种基于列车负荷与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的牵引变电所级“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日前能量优化与调度策略。首先,以最小化牵引变电所日运行成本为总目标,建立了计及系统电能质量指标的“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日前能量优化与调度模型;其次,对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以某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既有基于规则的铁路能量管理策略,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发挥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牵引变电所的单日运行成本,提升系统的再生制动能量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25.
大粒径无水砂卵石地层是北京西南地区较常见的地层,也是一种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地铁隧道施工一般位于繁华街区,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较多,这就要求在施工中把对地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盾构法施工能满足该项要求。目前盾构机种类、形式多种多样,保证选型正确是盾构法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空洞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考虑环、纵向接头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空洞深度、面积、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管片内力、变形及截面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管片不同拼装点位对含壁后空洞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壁后不同位置空洞对结构安全不利影响的排序为:隧腰>隧底>隧顶;空洞面积为5.0 m2时,随空洞深度增加,隧顶或隧底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弯矩及安全系数呈先减小后反向增大的趋势,且管片椭变先减小至0后反向增大,弯矩分别在空洞深0.3、0.2 m时反弯,左隧腰空洞中心处截面安全系数不断降低,管片椭变及弯矩大幅提升;空洞深度为0.5 m时,隧顶或隧底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弯矩均在空洞面积3.75 m2时反弯;空洞范围内存在纵缝会降低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内力并提升其安全系数,但其最大张开为空洞内无接缝时的2.0~3.5倍。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壁后空洞安全评价、拼装点位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西门子公司和广州地铁的转向架两构架修复方案的补强效果以及疲劳裂纹情况,对比两种方案间的差异.由于补强结构焊缝等级较差,建议适当采取TIG熔修、超声振动冲击等后处理措施来提高等级.提出一种优化方案,经过计算可知,该方案的应力水平有所降低,但此等级焊缝仍属于危险应力水平.除了通过焊缝处理提高等级外,应从降低轨道不平顺水平、限速及优化悬挂参数等方面进一步降低载荷水平.  相似文献   
28.
针对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管片上浮问题,以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泥水盾构过江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泥水盾构穿越不同地层时管片上浮量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地层参数以及盾构掘进参数对管片上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断面砂层中掘进,管片上浮量小且上浮值变化稳定;而当进入上软下硬地层和泥质粉砂岩层,管片上浮量急剧变化,尤其是在过江段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掘进,管片上浮量最大。考虑盾构掘进参数单因素影响,随着注浆压力、泥水压力和盾构推力的增大,管片上浮量均会出现增大,而掘进速度的变化对施工期间管片上浮影响较小。在掘进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层特性对管片上浮影响并且对主要掘进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管片上浮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9.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边坡按常规坡度放坡占地面积较大,受征地、地形限制,边坡处采用码放麻袋并用单向土工格栅反包麻袋处理,使路基边坡坡度由常规1∶1.5,变为1∶0.5。路基内加筋后质量能够保证,减少了征地、占地,施工完成后麻袋土内种植草籽进行边坡绿化,达到内实外美。在高路堤填土中增加多层土工格栅,对土体能起嵌锁作用,增加土体抗剪能力,约束土体侧向位移,承受土体变形,增强了高路堤的稳定。如何真正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在京承高速公路K77+440~K77+610段加筋土陡边坡路基的施工中,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如何控制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0.
在考虑水-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粘弹塑性模型、弹性梁单元及带转动自由度的接触面单元分别模拟饱和软粘土、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土-结构间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建立了饱和软土地区防汛墙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计算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并利用建立的分析理论与方法,对上海地区典型的重力式防汛墙结构的抗震稳定性借助数值模拟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重力式防汛墙在地震作用下位移较大,并有整体失稳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