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14篇
水路运输   137篇
铁路运输   10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502.
档把和驻车制动器都放到了那个不会对亲爱的人儿有任何妨碍的地方。前大灯像一双迷人的丹凤眼,尾部更像涂了浓浓口红的女人的樱唇,看上去十分性感。莫非设计者是玛丽莲·梦露的影迷?  相似文献   
503.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是一种与平台无关的结构化数据模型,用于解决异构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操作性。主要介绍了XML在船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XML作为一种透明的元数据交换媒介,有利于实现船舶监控技术支持系统之间的兼容,描述了基于XML和HTTP协议的即时信息系统Web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504.
为了给涵洞地段道砟垫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轮轨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车辆-轨道-涵洞垂向耦合振动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LS-DYNA分析道砟垫对轨道和涵洞动力响应时频特性的影响,并对道砟垫的合理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道砟垫不会加剧轮轨动力作用和影响行车安全,而且可显著减小涵洞的动力响应;道砟垫对钢轨振动的影响不大,对轨枕振动有一定减振作用,但对道砟振动有不利影响;道砟垫的合理面刚度为50~100 MPa/m.  相似文献   
505.
主要介绍了国道208线司庄2号桥的结构损坏情况,阐述了维修加固设计原则和有关施工工艺,通过加固后动、静栽试验对比及跟踪观测和定期检查,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6.
信息化技术在忻阜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应用以信息化系统、网站以及OA系统为实体。各实体流程化管理控制对项目本身的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其建设经验丰富了此类建设项目的知识宝库。  相似文献   
507.
任慧明 《交通标准化》2009,(13):194-196
通过分析比较现有桥台桩基侧压力的计算方法,引入侧向力动力因子,并提出求解流塑区桩身侧压力的方法。结合实践。建立考虑地基土的成层特性、桩土体系参数、侧压力沿深度任意变化的桥台-承台-桩基系统力学计算模型,并推导出计算表达式.对于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08.
对空心板梁橡胶支座的更换,在不通车的情况下,使用同步顶升千斤顶系统进行梁体同步顶升,满足支座更换所需要的空间后,人工更换橡胶支座,然后同步降落,这套顶升系统,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比较适合于空心板梁的支座更换。  相似文献   
509.
<正>北京卫戍区某司训大队在总部、军区、卫戍区首长和机关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着眼卫戍警卫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对驾驶员队伍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学训练这个中心,扭住  相似文献   
510.
郝新利 《交通标准化》2010,(10):101-103
在桥梁工程施工时,应结合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桥梁结构对支架型式进行对比,选择适合具体工程的支架型式,这是解决桥梁跨路、跨渠、桥面标高变化点多等施工难题以及保证高标准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