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观察乌拉地尔在硬膜外麻醉时交感神经阻滞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采用 HP- 7835 4- 90 DIA型监护仪连续监测 2 4例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时应用乌拉地尔后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平均动脉压 ( MAP)及心率 ( HR)的变化。结果 :用乌拉地尔后 SBP、MAP、DBP明显下降 ,HR无显著变化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可能是硬膜外麻醉辅助氟芬合剂及应用乌拉地尔后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时 ,应用乌拉地尔降压 ,作用缓和、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2.
由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持研究的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良好非线性模型及其在汽车主动悬挂中的应用研究 ,于 2 0 0 0年 1 0月 2 3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通过本项目研究 ,首次提出了能同时辨识良好非线性模型的线性与非线性部分参数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待辨识的被控对象上进行的辨识实验所得的数据 ,一次性地获得被控对象的良好非线性模型 ,并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利用输入输出稳定性原理 ,首次提出了一批判定良好非线性模型鲁棒稳定性的判据。为基于良好非线性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指…  相似文献   
63.
出血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三大主征之一 ,机制十分复杂 ,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其血小板损伤起始于发热期 ,休克、少尿期严重 ,血小板数量迅速、大幅度下降 ,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1]。本文综述 HFRs中血小板损伤的机制 ,以探讨更有效的疗法。1  HFRs血小板形态学改变及功能异常1.1 血小板数量减少 ,体积增大。光镜下 ,血小板大小极不均一 ,多数增大 ,并见异型血小板。血小板内可见大空泡 ,或紫色细颗粒聚集 ;有的颗粒甚少或全无 ,胞质透明。亦可见许多血小板破碎或聚集…  相似文献   
64.
简要回顾2003年铁路工务部门在线桥修理、第五次提速、安全专项整治、线路动态检查、防洪抢险、养路机械及工务专用设备的装备和运用、工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路绿色通道建设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提出2004年工务重点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5.
目前许多单位工作表明,针刺“得气”时的酸、重、胀感觉是由深部感受器接受针刺刺激而产生的。西安医学院针麻原理研究室曾用形态和生理学的方法证明合谷穴针感感受器主要是肌梭。并给动物静脉注射三碘季铵酚观察到呼吸停止后,合谷穴穴位肌电仍相当活跃。它具有持续时间长、电压低、“单位型”放电的特征。特命名为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的降压作用及哇巴因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给“两肾一夹 +盐 ( 2 k1 c+盐 )”、“两肾一夹 ( 2 k1 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随机静注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硝普钠、正常兔免疫球蛋白 ( Ig G)及生理盐水 ,颈动脉插管观察注射后 3h内血压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对“两肾一夹 +盐”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而对“两肾一夹”高血压模型降压作用不明显。正常兔免疫球蛋白对各种高血压模型均无降压作用。提示内源性哇巴因 ( EO)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 ;高盐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刺激 EO的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67.
我院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应用法国进口的鼓式人工肾机进行实验,熟悉机器性能和操作程序。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我们人工肾协作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于一九七三年正式应用于临床,现将五年来30人次血透析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桥隧设备处于安全运营状态是确保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铁道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桥隧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0.
总结分析了我院心脏瓣膜库的建立、制备、管理及临床应用。于 1987年建立心脏瓣膜库 ,并制定了供体标准、采集处理贮存全过程中的质量监测标准 ,以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在无菌条件下采集 ,Hank′s液中修剪 ,RPMI 16 4 0加抗生素过渡 ,液氮贮存。 1987年 9月至 1997年 12月 ,共采集处理贮存同种心脏瓣膜 110份 ,临床应用 2 0份 ,其中我院 11份 ,外院 9份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