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调车作业中普遍采用了无线平面调车设备,配合逐渐推广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使调车作业在进路间和进路内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但受到站内轨道电路的制约,加上地面调车信号与机车监控装置无法联锁,实际调车做业仍依靠司乘人员确认地面信号,导致调车机车“冲、挤、脱”以及冒进事故时有发生。此外,大量低效的手工作业,致使机车状态监测、事故分析等问题也已成为目前调车作业的盲点。  相似文献   
42.
同相逆并联整流变压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单介绍了在实际工程中同相逆并联变压器的原理,并对结构进行仿真,二者对照分析,说明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3.
结合京珠南路面标高施工测量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总结,对各级公路黑、白路面结构层标高施工测量程序的基本思路、基本原理作简单的论述,利用easiofx-4500计算器编制了路面标高施工测量程序,并对该程序的特点作了具体的阐述,对施工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人工计数法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量统计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如何运用人工计数方法来统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量大小,对温州市车站大道与学院路交叉口进行了交通量统计和数据处理,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5.
针对高烈度地区某多联隔震梁式桥跨结构,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模拟地震动反应,接触单元法考虑伸缩缝处邻梁的碰撞效应。对比不考虑碰撞、考虑碰撞单边碰撞和双边碰撞几种不同工况下桥梁的地震反应,探讨地震作用下邻梁碰撞效应对多联隔震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由于采用隔震橡胶支座和摩擦摆式支座,主梁的位移和邻梁的相对位移都很大,导致邻梁间多次碰撞且碰撞力非常大。碰撞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主梁的位移,但可以减小邻梁间的相对位移;碰撞作用可能使隔震支座失效,对桥墩结构非常不利。与双边碰撞相比,单边碰撞对桥梁更不利。  相似文献   
46.
施工便道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东欧地区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便道要求严格,手续繁琐,该文以黑山共和国南北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对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工程的便道选线及设计(改建既有路设计、新建便道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征地设计)、便道征地、便道主体施工、挡护及排水、便道竣工、便道使用及维护等关键程序和技术进行分析,重点展现东欧地区工程对施工便道的关键程序、理念和要求并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47.
将可拓工程方法与城市公交枢纽站评价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公交枢纽站多级可拓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简单关联函数和相似系数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能从待评样本寻求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对城市公交枢纽站布局进行一级和二级可拓评价,给出布局方案等级评定.实例结果表明,该参评因素可拓权重确定方法可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城市公交枢纽站多级可拓评价可最大限度地对评价指标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客观、合理地反映了布局方案优劣.  相似文献   
48.
装配式公路钢桥因其结构简单、自重较轻、组合形式多样、结构构件可互换及重复使用,架设迅速等优点,通过不断的研究发展,由最初的军用战备钢桥发展为军民两用桥。但装配式公路钢桥较民用桥梁比有使用寿命短、通载能力低、变形大等问题,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其作为民用桥梁的应用。论述了我国装配式公路钢桥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装配式公路钢桥的加固技术,总结装配式公路钢桥加固的新方法新技术。  相似文献   
49.
预制装配化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为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预制梁智能制造技术应运而生。目前高速公路混凝土预制梁施工各工序自动化程度低,有必要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制造技术引入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文中通过对预制梁施工关键工序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及对工装设备的全面升级改造、对管理方式的再创新,实现预制梁施工安全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达到生产效率高、绿色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高地应力围岩分级方法适宜性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的隧道建设逐渐向着埋藏深、长度大、难度高等特点发展,围岩分级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特殊地质环境下,采用围岩分级方法其分级结果会有所偏差.文章以扁担垭隧道为例,分析了其地应力状况和围岩分级结果;总结了通常的围岩分级方法在深埋藏、高地应力隧道中的适宜性,及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围岩分级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