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4篇
  免费   187篇
公路运输   1022篇
综合类   1181篇
水路运输   1160篇
铁路运输   694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evacuations, a network aggregation method and a bi-level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aggregation method indicates the uncertain evacuation demand on the arterial sub-network and balances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by refining local road sub-networks. The bi-level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 is developed to reconfigure the aggregated network from both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with contraflow and conflict elimin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ntrol method is to make the arterial sub-network to be served without congestion and interruption. Then, a corresponding bi-objective network flow model is presented in a static manner for an oversaturated network, and a Genetic Algorithm-based solution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evacuation problem. The numerical results from optimizing a city-scale evacuation network for a super typhoon justify the validity and usefulness of the network aggregation and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s.  相似文献   
82.
大型混凝土齿形丁坝首次应用于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中,其与水流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清晰。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新型丁坝的壅水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其它坝型结构对比分析了新型丁坝对过坝水流的影响,进而通过阻挡流量的表征方法对新型丁坝的水流力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新型丁坝壅水公式能够较为合理地预测其壅水值,且由于基床的存在,新型丁坝对过坝水流的影响较小,同时,通过阻挡流量表征的水流力计算公式形式更为简便。新型丁坝的引入对长江沿岸水沙及生态平衡起到保护作用,其研究成果可为新型丁坝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对其他新型结构设计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3.
对降压斩波电路负载加反电动势其电流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连续和断续现象进行了研究。根据分段线性化思想,推断出降压斩波电路输出电流在断续情况下的条件,给出了其在电流断续的计算公式,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4.
本文论述船用发电机绕组绝缘出现故障的基本原因及后果,提出了提高绕组绝缘电阻的方法。旨在提高船舶电气人员对船舶发电机的维护、管理能力,确保船舶发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5.
文章结合G206国道宿州至怀远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实例,介绍了冲击碾压施工的原理、特点、质量控制措施及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冲击碾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类似工程的改造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文章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动员、提高专业对口率、加强实习指导、构建管理网络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徐华 《中国船检》2015,(2):8-12,116,117
2015翩然而至,是否能让未完的故事,达成圆满;是否会让天马行空的概念,落地生根;是否能续写精彩,找到答案?2014落下帷幕,留下诸多精彩,耐人回味;留下许多悬念,引人猜想;2015翩然而至,是否能让未完的故事,达成圆满;是否会让天马行空的概念,落地生根;是否能续写精彩,找到答案?合纵连横,情归何处?2014年的全球集装箱班轮市场,可以说进入烽烟四起的"战国争霸"阶段,各班轮巨头合纵连横,2M、G6、CKYHE、O3四强争霸  相似文献   
88.
金镠  虞志英  何青 《水运工程》2018,(12):104-109
研究波浪与淤泥海床相互作用导致的海床液化、体积冲刷和高浓度近底悬沙的层移输运问题。采用de Wit提出的液化判别条件及计算方法,结合连云港近岸波浪和淤泥力学特征,计算不同来波条件下淤泥质海床的液化深度;进一步考虑浑水中含沙量对流速的折减影响,计算液化层运移速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大浪条件下,淤泥质海床可能有较大的液化深度,但层移厚度不大。由于层移含沙量较高,在近底水流驱动下仍能形成较大的输沙率和一定规模的大风天航道骤淤。有关研究成果为海床稳定性分析和输沙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对世界各国地铁钢轨波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其普遍性与时间集中性,及其与曲线、轨道结构、车辆及其他因素相关性等典型特征,并对其分类方法、形成机理和治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普遍存在于地铁与有轨电车线路中,在新线开通初期与线路改造初期最为严重;一般而言,相对于直线和大半径曲线,小半径曲线的钢轨波磨最为普遍,低轨侧波磨波长短,幅值大,但也有例外,部分大半径曲线及直线上也有分布;波磨的波长特征和发展速度与轨道结构密切相关,轨道结构及部件不匹配时,易出现快速发展的波磨;车轮踏面廓形、轮对定位、悬挂刚度与簧下质量等车辆结构参数会对波磨萌生、发展与表现特征产生影响;波磨的产生还可能与钢轨材质、牵引和制动、运行环境、湿度及摩擦因数有关。地铁钢轨波磨的形成机理主要基于轮轨系统共振、轮轨黏滑(摩擦自激)振动、钢轨振动波反射等理论,对波磨形成过程的纵向动力学影响与系统非线性因素考虑不完善,关于黏滑自激振动与轮轨负摩擦特性对波磨影响的认识还不统一,难以解释直线以及曲线高低轨波磨特征的差异等,对波磨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理论上的主动预测和试验验证;各国主要以钢轨打磨来控制波磨发展,通过调节轨道结构、运行环境,采用钢轨吸振器和轮轨摩擦调节装置,以及优化车辆设计等主动措施来控制波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未来应针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轮轨微观接触行为和黏滑自激振动特性,开展车辆-轨道系统的轮轨动态磨耗演化仿真,掌握地铁钢轨波磨形成机理和关键因素影响规律,提出控制地铁钢轨波磨的主动措施和轮轨匹配优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0.
瞬变电磁探测结论因高度依赖作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具有较高的主观性和偏差性.为了提高瞬变电磁探测结论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以在股状地下水的冲刷下极易发生涌突事故的玉磨铁路新平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瞬变电磁超前探水试验的基础上,确定视电阻率区间与地下水渗漏水状态的对应关系,同时基于Voxler软件建立80 m×40 m×40 m(长×宽×高)含水体模型,提出了基于瞬变电磁技术的隧道施工渗漏水状态预测方法,实现了对隧道施工渗漏水状态的定量预测,通过实例验证,与现场开挖揭示基本相符,能满足现场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