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9篇
  免费   202篇
公路运输   1232篇
综合类   1257篇
水路运输   1218篇
铁路运输   676篇
综合运输   4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通过对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必要性、方案可行性的分析,提出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几种主要模式:屋顶绿化、库上物业开发、落地物业开发、库上库下同时开发以及地下车辆段开发等,并相应列举了有代表性的车辆段开发案例 从确保轨道交通车辆段使用功能和运营安全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上盖物业开发对车辆段的影响,从专业设计角度提出各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应尽量消除车辆段运营期间的振动、噪声,避免对车辆段上盖及周边开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车辆段的通风、采光问题,保证车辆段的使用功能和工作环境,尽可能降低物业开发对车辆段运营的不利影响 随着车辆段物业开发经验的不断积累,将早期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协调解决好,使车辆段运营与物业开发良性共融,以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物业开发建设日趋向土地集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E2地震作用下减隔振桥梁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某减隔振桥梁为例,建立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选取适宜的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同时模拟了弹塑性减隔振球型钢支座,并采用人工拟合的3条地震动时程曲线对该桥进行了E2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该桥在E2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经过详细的验算与分析,验证了本桥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实际工程中的非规则桥梁在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在分析双电感半桥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半桥拓扑结构的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它消除了传统有源滤波器拓扑的桥臂直通故障隐患,且具有可高频、高效率运行的优点。文章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新型有源滤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方怡  何常红 《电气化铁道》2013,(6):37-40,44
论述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从主站、子站及通信网络3个方面比较了监控系统的各种方案,最后探讨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终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通常以确定性分析获得的稳定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指标,忽略实际工程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法真实全面反映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Slide软件平台,运用全局最小可靠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路堤和斜坡软弱层土体参数、地下水位、路堤顶部张拉裂缝水分充填量、微型桩纵向桩距和抗剪强度及水平向地震荷载等因素的变异性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讨论这些随机变量的敏感性,阐释了室内斜坡软弱地基路堤与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现象差异性的机理。使用可靠度能更客观地反映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安全性;可根据各因素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敏感性的正负、强弱采取相应合理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36.
线网清分中心的建设对于西安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地铁线网化运营的必然要求。在对已有建设成果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地铁线网清分中心的职能定位、逻辑架构、清分模型等核心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后续建设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桥梁的梁体位移比非隔震桥梁明显增加,使得相邻梁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大。以1联3跨铁路隔震连续梁桥为例,选用3条人工地震波,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该桥的碰撞响应分析,研究梁间伸缩缝宽度和隔震支座刚度对梁间碰撞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伸缩缝宽度的增大和隔震支座刚度的增大,相邻梁碰撞的发生次数和碰撞力均有明显减小;地震作用下隔震固定墩墩底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均随着隔震支座刚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进行隔震桥梁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和碰撞响应,从而得到既经济又安全的隔震桥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8.
针对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混杂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通信顺序进程(HCSP)的列控系统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引入了HCSP的假设条件,建立列控系统的行为模型;定义了HCSP到混合自动机(HA)的转换规则,将HCSP模型转换成HA模型;利用模型检验工具PHAVer对HA模型进行自动验证。以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典型的行车许可运营场景为例,建立区间闭塞分区行车许可场景的HCSP模型;根据转换规则将行车许可场景的HCSP模型转换成HA模型;用PHAVer验证了所建立的区间闭塞分区行车许可场景模型的正确性,从而证明了基于HCSP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建模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无线应急网的全面建设,城市无线应急网引入地铁已成必然。为此,从建网需求、工程投资、工程建设、使用维护、干扰分析等方面,对地铁专用无线网和政务应急网的功能以及定位进行分析,为轨道交通引入政务无线网系统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40.
当今汽车的舒适性成为了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焦点。白车身作为整车的框架,只有在提升白车身基本性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提高整车的舒适性。为此,文章重点研究了MPV白车身的气密性、试验方法和原理,期望通过对MPV气密的研究,为整车NVH性能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