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0篇
  免费   361篇
公路运输   1349篇
综合类   1695篇
水路运输   1153篇
铁路运输   844篇
综合运输   16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考虑到LNG船货舱区温度的准确性影响钢板级别的选取,从而影响船舶的建造成本,从热传导的基础知识、温度场等基本概念和有限元计算原理出发,探讨液货舱的传热方式.通过FEMAP软件对其中的一个货舱进行分析,比较3种传导方式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C型独立液货舱的温度场的分析和比较,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2.
提出利用小波降噪和RBF神经网络进行时间对准算法,该方法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为下一步操作提供准确数据;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将不同传感器采集不同采样周期的数据对应到同一个时间点上,进行多传感器时间对准,为后面数据特征提取和数据融合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持。通过仿真结果与其它方法的对比可得该方法运算速度快,具有数据修正能力和精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多传感器的时间对准。  相似文献   
953.
从道路使用率、出行时间成本、环境保护三方面平衡交通效益出发,建立在饱和度约束下以通行能力、出行者平均延误、尾气排放量作为性能指标的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可根据交通流状态的不同对控制目标有所侧重;最后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适应交通流状态的变化,可获得更好的交通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54.
955.
震后恢复期的物资配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震后恢复期两级救援物资 配送系统中的多品种物资、多运输方式、多周期决策等特征,提出了一个以系统总费用最 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用以解决震后恢复期救援物流系统中的选址-联运 问题.针对该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合启发式规则的分周期、分阶段解码的混合遗传 算法. 以“5.12”汶川大地震恢复期救援物资保障过程构建算例,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实 例验证. 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有效解决震后恢复期物资配送中的多周 期选址-联运问题.  相似文献   
956.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应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从经济管理领域引入到教育领域。文章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地方特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地方特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几条具体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957.
子嗣文化是南海神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南海神庙文化与子嗣文化的兼容可以说明,广州文化市井味浓,包容性强,让人易于接受易于感动,成为支撑着广州成为国际文化核心城市的强大软实力。  相似文献   
958.
信息化是未来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讨论了高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系统的作用,提出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的特色功能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讨论了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9.
随着船厂造船设备的不断更新,起重能力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上层建筑分段越来越大,意味着上层建筑的重量也在不断提高,许多船厂都采用了整体吊装的手段进行上层建筑的吊装。上层建筑重量的提高,虽能够用起重能力的提升来解决,但起吊后会对本身产生更大的变形。本文主要围绕某典型船体上层建筑的整体吊装展开研究,确定了该船体上层建筑整体吊装方案,有效控制了变形。  相似文献   
960.
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工程沿线大多地段为饱和黄土地基,设计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该线部分地段饱和黄土地基中含有呈透镜状分布的砂土.对水泥搅拌砂土在不同的水泥和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掺合比、养护龄期、搅拌均匀程度下进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搅拌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水泥搅拌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二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二灰掺入量从7%增加到20%水泥搅拌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了160.1%;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7~28d增长较快,28d以后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龄期90d抗压强度与28d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28d强度预测90d强度,缩短试验周期;随着搅拌均匀程度的提高,水泥搅拌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增大,搅拌非常均匀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比搅拌极不均匀的试件增长了238%~2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