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篇
  免费   99篇
公路运输   426篇
综合类   531篇
水路运输   406篇
铁路运输   308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将具有独特光催化特性的纳米TiO2添加在涂料中可制成具有催化性能的功能型涂料。结合潜艇舱室的实际情况,分别讨论了纳米TiO2涂料在不同初始浓度、光强、湿度、温度、风速等条件下的催化效率,说明了将纳米TiO2涂料应用在潜艇上可以有效地起到催化分解有害气体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未来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2.
利用钢螺栓的屈服载荷来设计螺纹接头,并使用屈服点控制拉伸力的拧紧工艺,是当今世界轻质小排量铝发动机工业最先进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提高接头可靠性,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相似文献   
73.
张前 《路基工程》2008,(3):102-103
五龙山隧道中部穿越区域岩溶发育.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对五龙山隧道工程施工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实践证明该综合预报技术的实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网络化SCADA系统调度端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其硬件结构图及网络软件设计框图,并建模分析了系统可靠性,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地应用了于京郑线及湘黔线SCADA系统。  相似文献   
75.
76.
作业标准是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结合电务段实际,分析作业标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清标、建标和强化落实标准3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7.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上层桥面宽度由原来的12 m拓宽为24.5 m,上层桥面系与主桁上弦采用全线固结的连接方式,为我国板桁结合体系在旧桥通行能力升级改造工程中的首次应用。板桁结合结构的使用可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改善主桁杆件受力,减小加固工作量。结合松浦大桥上层桥面更新,介绍和分析了板桁结合结构体系在松浦大桥大修工程中的应用及构造形式,为既有钢桁梁桥的大修和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8.
以津秦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测试为例,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灰色系统法研究了路桥过渡段沉降预测问题。计算实例表明,神经网络法和灰色系统法短期沉降预测结果比较准确,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以LMA型踏面车轮和CHN60钢轨为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mixed LagrangianEulerian法,分析全滑动制动、全滑动牵引、蠕滑制动以及蠕滑牵引4种工况下的高速列车轮轨稳态滚动接触蠕滑特性。结果表明:全滑动制动工况下纵向蠕滑力的合力为蠕滑制动工况下的6.5倍左右,全滑动牵引工况下纵向蠕滑力的合力为蠕滑牵引工况下的1.7倍左右;接触斑内的蠕滑力矢量在全滑动工况下均指向同一方向,制动时与运动方向相反,牵引时与运动方向相同,而在蠕滑工况下其存在自旋效应;全滑动工况下的纵向蠕滑率均大于蠕滑工况下的,而蠕滑工况下的横向蠕滑率均远大于全滑动工况下的;纵向蠕滑率在全滑动工况下的分布只有1个峰值区域,而在蠕滑工况下则存在2个峰值区,前一工况下的横向蠕滑率分布区域较散,数值相当小,最大仅为0.064%,而后一工况下的分布则相对集中,其最大值可达0.287%。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国内外密接式车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结合国内25型客车基本参数,提出了25型客车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基本性能及技术参数,通过方案设计及强度、曲线通过计算,确定了产品的型式及具体尺寸.对试制样机进行装车连挂及通过曲线试验;对零部件进行了静拉强度校核.研制的25型客车用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从技术上实现了既有25型客车装用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要求,而且换装工作简便易行,在车辆段即可完成与15号车钩缓冲装置的换装,可以大大改善列车的纵向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