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252篇
综合类   224篇
水路运输   216篇
铁路运输   130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准确有效地实现齿爬式升船机横导向装置的损伤识别,提出以固有频率变化率、应力、位移作为输入特征参数,由损伤结构分类器、损伤位置分类器、损伤程度分类器构成的结构损伤识别模型。以向家坝升船机横导向装置为例,对18种损伤状态下的横导向装置进行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得到1 646组训练样本和100组测试样本,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算法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模型的训练与识别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横导向装置结构损伤识别模型对损伤结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90%和91%,比基于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平均提高7%、13%,该模型能够有效准确地对横导向装置进行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提高盾构机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依托深圳地铁8号线某盾构区间段工程,基于符号回归(Symbolic Regression)算法,对不同掌子面的刀盘扭矩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推力、土仓压力以及贯入度变化及换刀对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贯入度增大会导致扭矩增加,但是土仓压力的增加可能会降低扭矩。扭矩模拟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精度,模型中自变量变动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趋势与现实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钢桥面板疲劳开裂部位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对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采用ANSYS建立了含有疲劳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比研究疲劳裂纹不同长度条件下的加固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的疲劳裂纹起裂于焊趾并沿纵肋腹板扩展,采用栓接角钢加固后可以使开裂部位关键测点的主拉应力和裂尖各测点的应变分别降低56%和80%,能够有效抑制疲劳裂纹的扩展;栓接角钢加固后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值最少降低80%,裂纹扩展速率显著降低;对贯穿纵肋腹板前不同长度的疲劳裂纹进行加固,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均降低60%~90%,但随着疲劳裂纹长度的增加,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对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不断降低,加固时机的合理选取是影响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6.
文中首先阐述了VTS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发挥VTS作用,提出了加强航海人员VTS意识的必要性,并结合案例进一步论证航海人员VTS意识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国际公约及国家的相关规则,对现有航海人员的培训提出细化及增添的建议,提出了通过岸基管理、航海人员的培训及港口国监督等方法来提升航海人员的VTS意识。  相似文献   
107.
利用S-100蛋白抗体对126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和乳头状囊腺瘤等)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5种肿瘤中都有瘤细胞或部分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乳头状囊腺瘤的肿瘤性上皮则呈S-100蛋白阴性反应。提示:S-100蛋白抗原在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08.
着眼于如何采用预防性养护改进路面管理系统,使路面管理系统支持预防性养护计划的制定;提出整合的方法,分析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讨论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在整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为如何有效的把预防性养护整合到路面管理系统中提供了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9.
Apoptosis,orprogrammedcelldeath(PCD),isanintricatelyregulatedprocess">.Geneticstud-iesofapoptosisinCaenorhabditiseleganshavei-dentifiedced-3andced-4asproapoptoticgenesandced-9asanantiapoptoticgene"=-Severalmam-malianhomologuesofced-3,ced-4andced-9havebeenidentified.Recentstudiesindicatethatthefundamentalapoptosismachinery,whichconsistsofdistincteffectors,inhibitorsandinitiators,hasbeenconservedthroughoutevolution.Thekeyapoptosiseffectorsinmammalsareafamilyof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e…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无血清培养基中 ,加入α 干扰素 (IFN α) ,以探讨IFN α对CML DCs表达共刺激分子及分泌IL 10、IL 12P70的影响。方法 在诱导CML DCs的培养基中 ,除加入SCF、GM CSF、TNF α及IL 4外 ,还加入不同浓度IFN α。培养 10~ 14d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 ;G显带法显示Ph1染色体 ;噻唑蓝 (MTT)法检测CML DCs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状况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 10及IL 12P70含量。结果 IFN α(30 0U·mL-1)组较无IFN α组 ,CML DCs的CD4 0、CD83、CD86及MHC I类抗原的表达均升高一倍 ;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中OD值增加一倍 ;Ph1染色体阳性比例、IL 10及IL 12P70浓度均减低。结论 IFN α能够部分纠正CML DCs免疫表型及功能缺陷 ,同其解除了CML血清中IL 10对CML DCs分化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