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93篇
公路运输   361篇
综合类   476篇
水路运输   345篇
铁路运输   211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以90后一代作为特定的调查对象,着重调查其对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态度。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90后一代对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变体的现象持肯定态度,但也承认汉语的权威、正式及文雅的地位。同时影响英汉语码混合的背景因素有年龄、性别及职业,没有影响的背景因素是区域差异和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分析SBS沥青防水层的特点,论述聚合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层的发展、应用技术、施工工艺及其在京石高速公路大中修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粘结防水层结构。  相似文献   
953.
重力式挡土墙作为一种有效且经济实用的支挡结构,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针对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合理有效的挡土墙形式和设计参数,是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以《新疆公路设计通用图集》(重力式挡土墙)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如何进行挡土墙类型的选择和设计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954.
为应对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大型集装箱船纷纷调整其航线布局,挂靠福州新港码头的数量大大增加,在低平潮、富裕水深较小情况下离泊出口已成为常态化。针对上述情况,论述大型集装箱船在低平潮条件下的离泊引航操纵及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55.
郝媛媛  薛晶  张明 《水道港口》2013,(6):513-517
文章以株洲航电枢纽和长沙综合枢纽为例,分析了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和非共用引航道的布置特点以及航行区段的划分问题。采用三维水流数值模拟和船舶操纵数学模型研究手段分析了株洲航电枢纽和长沙综合枢纽坝区河段的航行条件及船舶进出闸会遇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线船闸船舶安全高效的航行会遇方式及航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56.
文中对某船用中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电控化改造前后的经济性能及排放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柴油机由于喷油压力大幅提高,喷孔直径减小,采用电控喷油定时,燃烧性能得以改善,经济性和排放性总体上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在高转速和负荷区域没有明显改善。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燃烧室和进排气系统改造,实现该机电控化改造的整体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957.
姚志立  薛昕  张华  王俏 《交通标准化》2011,(10):178-181
防水材料对于桥面铺装来说非常重要。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室内试验,对几种沥青混合料类防水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沥青砂胶、沥青砂、稀浆封层和碎石封层都适用于混凝土桥面防水的结论,并提出这几种防水材料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58.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硅粉和早强减水剂配制的硅粉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材料试验、力学性能试验、收缩试验等,系统研究了硅粉混凝土的路面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按最佳的硅粉与高效减水剂比例配置的硅粉混凝土能够满足路面应用性能要求,且可以达到尽早开放交通的条件。硅粉混凝土是铺筑新水泥路面或者修补旧路面的新材料,将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9.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从基本服务、经济方便性、安全舒适性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城市公交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法,运用了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沈阳市公交服务体系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沈阳市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60.
在介绍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叙述运用GM(1,1)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详细步骤,讨论灰色预测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数据对未来时期的客流量进行预测,通过精度检验证明预测结果是可信的,从而证明GM(1,1)预测模型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