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在研究风、浪、流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基础上,得到了锚链张力幅值和变化频率两大系泊张力影响因素的一般规律和解算方法,从而可以实现系泊锚机的张力动态过程仿真.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说明了系泊锚机张力仿真试验台的实时数据采集、仿真过程控制和在线性能分析等功能的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102.
臧利林  贾磊  罗永刚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7):103-106,158
建立了交叉口交通流的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交通信号相位的动态配时,提出了一种考虑双向绿波的干线相邻交叉口相位差优化控制方法,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GA)进行求解,从而实现交通干线分级递阶协调控制,避免了交通拥挤和堵塞。以济南市经十路干线交叉口为对象,选择不同时段的车流量数据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车辆排队长度,从而提高干线交通畅通,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是进行城市交通干线控制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臧杰 《汽车电器》2007,(4):44-45
介绍塞拉图汽车1.6L发动机点火系的基本结构特点、技术参数,火花塞、点火线圈的检修,常见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04.
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能够模拟和预测道路交叉121、路段乃至区域的交通状况,是辅助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决策的有力工具。详细分析了SimTraffic、CorSim、VisSim、Paramics、AIMSUN、MITSim和Trans Modeler 7种业界著名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技术特性,并从交通设施表达及通信能力、车辆行为模型和其他扩展功能3个方面对上述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5.
106.
民用飞机起飞第2爬升段爬升梯度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飞机的动力学方程,利用性能工程师手册中的原始数据,编程计算起飞第2爬升段的爬升梯度大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将计算结果与波音公司提供的相关曲线进行比对,表明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7.
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优化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相序优化的模糊控制算法,并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对相序的优化考虑了驾驶员的心理,执行了专家的决策;对控制规则进行优化,减少了因专家主观性而导致控制器的不完备性。以典型的十字交叉口和四相位交通信号控制为例,选择不同时段的交通流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算法设计的信号控制器能有效避免交通流不平衡引起的拥挤堵塞,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在基于滑移率的ABS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11自由度的汽车急转制动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并采用了Bang-Bang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分别对汽车ABS进行了仿真,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比Bang-Bang控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较大。通过对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及损坏特征、危害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施工期间裂缝预防措施及维修养护期间裂缝处治措施,从而减少或延缓沥青路面裂缝的出现,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0.
减振垫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高等减振措施中常用的一种轨道结构。为了研究减振垫轨道结构对车致环境振动的影响,首先对减振垫轨道的模态进行分析,其次建立了地铁列车-减振垫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分为两个子模型,将子模型1中的竖向轮轨力作为子模型2的外加激励,计算分析了轨道板、隧道壁、地面和楼层的车致振动加速度特性与振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列车运营引起的振动在传递途径中,竖向振动加速度由轨道板到隧道壁的衰减量远大于由隧道壁到地面的衰减量,楼层和地面的竖向振动加速度水平基本相当;轨道板、隧道壁、地面和楼层的1/3倍频程加速度级两个峰值对应的中心频率31.5 Hz、80 Hz与轨道板第5阶、第10阶主振型的固有频率有关;减振垫轨道的中心频率介于3.15 Hz和8 Hz之间的减振效果较好;隧道埋深大于11 m,以及采用减振垫轨道结构的情况下,隧道正上方地面和楼层的Z振级最大值均小于70 dB,能够满足环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