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DC01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起动失效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试验分析,辅助逆变器起动失效是由蓄电池电压过低、控制电源电流的冲击及相关干扰等因素综合造成的。对该故障,可通过防止干扰引起的误触发、改变保护动作设定值、增设逆变器起动专用DC/DC升压变换器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2.
DC01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控制器及应急起动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01型直流传动车辆在运行中因蓄电池应急供电后电压跌落,造成辅助逆变器起动失效,从而导致车辆丧失运营能力。在分析DC01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控制器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产生该故障的原因。通过提高动作保护电流的限界值、实施智能式分级起动控制方案等措施可改善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53.
客车持续制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客车行驶时持续制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持续制动能在客车下坡行驶时有效防止摩擦制动器的过热,在提高汽车连续下坡的安全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对客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道路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工作时对客车前、后桥的制动力分配和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客车在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参与制动过程时,将形成两个同步附着系数点,其中一个出现在附着系数很小时,另一个点低于原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两个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与持续制动形式、变速器档位和汽车行驶速度有关。这样汽车在附着系数很小和比较大的道路上使用发动机制动或排气制动的同时,如果需要利用主制动器进一步减速,则可能处于不稳定的制动状态。由此表明持续制动系统的工作将使汽车的制动特性和稳定性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在制动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5.
AC01/02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及其故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AC01/02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的基本电路结构,阐述了辅助逆变器中IPM模块及其驱动电路与故障监控的原理.详细介绍了AC01/02型电动列车自引进以来IPM模块的故障及其严重影响列车正常投运的情况,并对IPM模块的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故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针对客车山区道路下坡行驶过程中对稳定车速的要求,对客车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行器联合作用时的制动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在不采用主制动器的条件下,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行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以希望的车速稳定下坡行驶。  相似文献   
57.
文章构建车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正面100%刚性壁障碰撞的模拟仿真,来分析车辆结构的潜在缺陷和合理性,主要内容为:(1)介绍整车中各个铰链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的建立,对整车各个结构部件进行了连接设置,对整车的接触设置进行了说明,对材料的设置、刚性墙的建立以及控制卡片的导入进行说明。(2)利用Hypermesh和LS-DYNA对模型进行计算,利用HyperView查看输出结果。(3)根据仿真计算的数据,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前围板入侵量和B柱右侧加速度的指标偏大,影响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8.
探讨了如何运用铁谱分析技术对东风4型机车柴油机状态进行诊断,并对柴油机中常见的几种故障以及它们对应的铁谱磨粒进行了研究。为解决铁谱定量化研究问题,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聚类法三种方法,对柴油机磨损趋势,柴油机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9.
半被动悬架系统非连续模糊控制中控制器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来实现半被动悬架系统阻尼的控制,并且建立了相应的非连续模糊控制器,以达到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同时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为某商用车转向系统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总体布置和曲线型助力特性,并基于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了助力控制策略.以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和Matlab/Simulink为平台,在整车动力学模型和EPS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EPS商用车的联合仿真模型,以研究助力控制策略对EPS性能和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ID控制方法相比,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的助力控制策略更能充分实现EPS的功能和改善商用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