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75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227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81.
2008年,欧洲汽车制造商联合会主动提出降低汽车燃油耗或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由此其成为各国排放政策和用户关注的焦点。BMW公司在高效动力学开发策略下已提前开发出降低CO2排放的新技术,因而新出厂汽车的废气排放水平已低于协议规定的排放限值。在增压发动机上,换气系统的设计也对降低CO2排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82.
排放法规限值的日益收紧对发动机的各项研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满足改进燃烧和提高发动机效率的要求,导致发动机的负荷增加和磨粒尺度增大。改进发动机会导致活塞环及活塞环槽面临苛刻的摩擦学条件,因而活塞环端面磨损正成为活塞环设计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防止活塞环端面磨损最常用的方法是镀铬。但这种方法在耐久性(厚度太薄)和金相图(表面粗糙)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现已开始采用氮化处理的不锈钢第1道活塞环,以改善对端面的保护。与镀铬层相比,氮化层的硬度较高,且比较光洁。然而,对于新一代载重车发动机而言,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氮化处理应对摩擦学条件的能力也有其局限性。一种新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热喷涂工艺。这种工艺能增加保护层厚度,从而减少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的磨损。为了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评价各种端面磨损解决方案的效果,设计了特殊的发动机试验程序。对各种活塞环技术的评定结果显示,热喷涂的性能最佳。长期试验结果也显示,热喷涂层能提高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83.
Volkswagen公司和Dayco公司已合作开发成功一种能在发动机机油中工作的齿形皮带,在柴油机上能替代发动机机油泵的传动链。与链传动相比,这种新型的Dayco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较低的摩擦、良好的声学特性和较轻的质量等,而且,这种齿形皮带传动能被设计得具有与发动机相同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84.
Dahnz  C德  Han  K  M德  Spicher  U德  Magar  M德  SchieB  R德  Maas  U德  孙绍重译 《国外内燃机》2012,(3):26-32
介绍了高增压点燃式发动机产生早燃原因的研究结果。研究中,首先将早燃涉及的现象,按照工作的物理原理,构建到决策树中。然后,利用决策树,推断出所有能想到的被认为是早燃原因的单一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用以判断每种机理在试验发动机上促进早燃的能力。改变特定参数进行试验,以核实发动机运行工况与早燃频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此外,使用紫外光光敏高速摄影机进行光学测量,以获得早燃源的空间分布及其进展信息。数值仿真应用详尽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了空一燃混合气在不同热力学条件、混合气成分及其他因素下的总体自燃性能。此外,还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以确定燃烧室内的主要工作条件。综合试验和数值研究的结果认定,很多可能机理可被排除,只有气缸套甩出的润滑油滴,是产生早燃的最合理解释。已识别影响油滴的甩出量,也就是影响早燃频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侧向布置喷油器造成的喷雾撞击所引起的润滑油稀释有关。  相似文献   
785.
Korte  V  Fraser  N  Taylor  J  Dingelstadt  R【德】 《国外内燃机》2012,(5):6-10,60
近年来,汽油机小型化已成为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以Mahle公司1.2L汽油机为例,小型化率已达到50%,与同排量的自然吸气汽油机相比,其新欧洲行驶循环燃油耗的优势高达30%。  相似文献   
786.
大中型柴油机(尤其是使用重油的发动机)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将是满足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涡轮增压系统通过提高压比和效率可为这种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KBB公司的HPR系列涡轮增压器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市场上的佼佼者。KBB公司将以其新的ST27系列径流式涡轮增压器继续应对这种挑战。在HPR系列成功的基础上,新的ST27系列涡轮增压器将压比提升到5.5,仍维持很高的总效率。为满足发动机新的需求,ST27系列在HPR系列基础上扩展了两种规格,因而可适用于功率范围为300~4800kW的气体燃料、柴油和重油发动机。然而,ST3-ST6型增压器的外形尺寸与HPR3000--HPR6000型增压器的保持相同。ST2型增压器设计用于较小的体积流量,而S1_7型增压器则针对较大的体积流量设计。ST27系列增压器已经投放市场,其整个系列将于2010年年底前推出。本文将介绍ST27系列涡轮增压器主要部件的开发,诸如轴承和压气机设计,包括为采用新的空冷系统而进行的旋转叶轮的温度测量。在涡轮增压器试验台和发动机试验台上成功地进行了广泛的性能鉴定试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径流式涡轮叶轮的开发过程。高转速和高温,尤其是叶片振动,使得涡轮叶轮成为涡轮增压器中最关键的一个部件。然而,用于开发的时间又很短。有效而又快速的设计和评价工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样机制作和试验的工作量,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可能发生的最大振动应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一种简单的激振模型提供了一种对径流式涡轮叶片振动应力进行估算的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叶片之间的几何差异引起的失谐效应导致了进一步的不确定性。本文介绍这种由几何因素造成的叶片失谐形成的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峰值振动应力影响进行的模拟与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叶片振动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87.
为了进入紧凑型轿车领域,Mercedes-AMG公司在Mercedes-Benz-BlueDirect系列4缸直喷汽油机模块化组件基础上,开发了新型4缸2.0L直喷汽油机。为了达到133kW的高升功率,必须在基础发动机、空气管路、增压系统及排气装置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88.
开发了一种全新Mercedes-Benz发动机系列,分别是内部型号为M270和M274的4缸BlueDirect增压直喷汽油机,其特点是具有最高的效率、动态性能和可变性,并根据市场的特定条件,采取降低CO2排放的技术,确保了在不同基本配置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燃油耗值。  相似文献   
789.
KSPG公司开发了一种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并借助模拟分析和发动机试验证实,在汽油机上将其与全可变气门机构相结合后,具有巨大的节油潜力。  相似文献   
790.
逆向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一种方法,在我国汽车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以汽车座椅支架为例,说明了钣金件逆向设计的一般流程,归纳了逆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