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异形桥墩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异形桥墩引起的局部冲刷,因其成因较复杂,以前研究大都采用了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笔者通过对异形桥墩的单墩及组合试验,对其冲刷形态和冲刷坑深度进行系列研究和比较.结果发现,桥墩冲刷形态与原墩相近,且当两墩距离较近时,上游桥墩对下游桥墩的冲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高速公路由于先期建成路段设计标准较低、超长中服役等原因,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大交通量的需求,面临着改扩建等问题。文章采用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改扩建高速公路的敏感因素;从影响交通安全的风险因子发生概率、严重程度2个方面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改扩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胶粉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工艺以保定章村桥为依托,对桥面界面处理方式、施工工艺及相关指标的控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胶粉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工艺较普通沥青材料复杂,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通过研究提出了胶粉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中关键点及相关控制指标,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4.
卷积码的状态转移规律可以用网格图来描述,网格图是一种能清楚显示状态转移的时间依赖性状态图。文章在介绍卷积码原理的基础上,对维特比译码实现过程中的状态网格图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了状态路径度量的"加、比、选"运算方法、保存路径转移的回溯译码方法等,有效的提高整个卷积码译码器的性能。最后进行了编程仿真,结果显示维特比译码的效果比较理想,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工业中给水管道的发展现状,对新型的给水管道从物理性质、生产工艺、卫生条件、适用范围等方面予以讨论,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而且对实践中一些经验也予以总结,本文还分析了如何对现有管道进行改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组态软件在宜河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宜河高速公路工程实际,介绍了隧道监控系统组态网络结构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利用组态软件实现下位机PLC与监控系统通讯的关键技术以及通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并具体介绍了组态软件的设备图形模型、方案联动在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7.
对东风轻型商用车焊接线设计建设的背景条件、工艺分析过程、工艺设计过程中重点内容进行介绍,着重阐述了柔性技术在轻型商用车焊接线上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成功实例,为轻型商用车焊接线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针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的准确性、计算书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实用性,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连续T梁混凝土铺装层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在车辆荷载下铺装层力学响应的最不利荷载位置,随后分别考虑了水平荷载、超载、铺装层厚度以及弹性模量对铺装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铺装层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无线电台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是一种社会必需的通信手段。为了实现更好的无线电台通信效果,在对通信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了无线电台通信网络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数据包格式以及各节点的功能实现。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仿真实验表明建立的无线电台通信网络模型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