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7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鉴于无刷直流电机不同PWM调制模式下电流变化的特点,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过程的平顺性及系统的回正性能,有必要在不同助力工况下选用最佳的调制模式。文中提出的在模式切换时采用电流平均斜率不变的方法,有效地抑制了不同调制模式间切换所产生的转矩波动,同时切换前后电流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也有利于助力电流的快速跟踪,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2.
为探究铁路大跨T形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特性与动力性能,以宜万铁路马水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以及包含31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进行车桥耦合振动计算分析.通过动载试验测试桥梁的自振特性,并测试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跨和以一定速度在特定位置制动时桥跨结构的动应变、动位移以及加速度等动力响应.依据动载试验与车桥耦合振动计算综合分析马水河大桥的动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车桥耦合振动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桥梁结构动力响应满足规范限值,该桥具有良好的横向、竖向刚度与动力性能;实测桥跨结构及墩顶动力系数最大值为1.08,桥梁结构受行车及制动的动力作用不明显;列车的动力响应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但均满足规范限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建立了以可调桨作为翼滑艇的推进器、综合考虑航行快速性和航速控制特性的智能推进系统最佳控制参数组合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在VC 平台上编制了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的计算软件。综合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运用遗传算法能很好地完成对该数学模型优化计算,该软件也可应用于以可调桨作为翼滑艇的推进器、综合考虑航行快速性和航速控制特性的智能推进系统初步优化设计及其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157.
徐瑞华  季令 《中国铁路》1996,(12):17-20
针对目前尚无快速列车扣除系数的计算标准,本处首次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构造了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仿真模型,编制了仿真软件并在微机上调试通过,以沪宁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运算,得到了有关通过能力的数量指标和分阶段提速方案。  相似文献   
158.
仿驼足行走机构及其牵引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发骆驼在沙地行走时驼足与沙地相互作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驼足行走机构的概念,给出了其结构模型,并用简化实物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仿驼足行走机枪机构在沙地上具有较高的牵引性能。  相似文献   
159.
增强电动转向系统助力跟踪性能的H∞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江  杜彦良  季学武  陈奎元 《汽车工程》2004,26(4):465-467,475
建立了电动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将H∞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动转向系统跟踪性能的研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设计了最优H∞控制器,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助力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60.
蓝河  季清愉 《车时代》2007,(3):54-59
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