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骞 《汽车与安全》2014,(10):80-86
互联网络的出现与兴起,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开辟了全新领域。本文将在分析我国地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官方政务网站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际需求,从建设目标、内容设置、技术方案等方面研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专业化网站建设新模式、分析发展新趋势,以此来提升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网站的整体水平,最终达到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整体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借鉴美国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技术框架,系统回顾了初级应用、通信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同因素驱动下智能公路的概念演化、技术发展和未来变革。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AHS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智能公路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系统的演化方向以及包含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感应控制层的智能公路体系架构。同时,瞄准当前主流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总结了泛在无线通信、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辆队列控制、无线充电、道路智能材料、道路主动安全控制、面向出行即服务的车路信息交互、基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决策规划等驱动智能公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并基于这8项关键技术的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建议措施;分析了车路协同一体化、智能平行系统、人工智能、交通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将对未来智能公路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系统性地预测了智能公路技术的商业化推广路线以及未来智能公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的技术设备成本,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和高效的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将对当前和未来智能公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上漂浮式输油管线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其内部流体流速变化对管线作用的数学模型.利用ADINA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DN100野战输油管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线的变形情况,并将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压载荷空气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析高速列车在不同线间距隧道内,以不同速度级等速交会时的车体表面风压和受到的气动力;将隧道内交会时受到的气动力以时程荷载的形式施加到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分析其对各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在隧道内等速交会时,头车所受的气动阻力、升力、横向力最大;高速列车表面所受的风压极值与速度的2.2~2.3次方成正比,所受的气动阻力、升力、横向力与速度的1.8~2.4次方成正比;隧道内高速交会对车辆安全性指标影响不大,仅在交会瞬间产生较大的车体横向振动,当运行速度达到400km·h^-1时各项安全性、舒适性指标均满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将轨道不平顺作为系统的内部激励,风载荷作为外部激励,考虑静风力和脉动风力,采用自编程序TYWTB建立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风速激励下不同速度列车通过桥梁时的系统动力响应分析,并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增大,中跨最大垂向动挠度和横向动位移均出现在行车侧上弦;随着车速的增加,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增大,桥上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桥面风速等于或小于25m·s-1时,160~250km·h-1车速范围内车辆响应未超限值;当桥面风速达到30m·s-1时,160~250km·h-1范围内动车横向加速度均超限,拖车在车速250km·h-1时轮重减载率超限,行车安全无法保证;由于沪通长江大桥桥梁对车辆受风面的遮挡,平均风速达到25m·s-1时仍能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相关要求;沪通长江大桥铁路桥面采用了钢箱结构,增强了竖向、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使得桥梁在风场和列车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安全监理的技术和难度也随之增大。本文针对目前建筑施工中安全监理工作的现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安全监理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区公路交通系统损害与预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是非人为因素可控制的自然灾害,本文论述了地震灾区公路交通系统在强烈地震力作用下发生的主要损害类型、公路交通系统灾害的灾后评估方法,为各生命线路的应急抢修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提出建立健全地震多发地带、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的偏远山区公路交通系统地震灾害预警体系,将为灾区道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与预防由于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引发的道路交通系统损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大健  王浩  张骞  张金森 《汽车电器》2022,(11):51-53+59
本文提出通过CFD三维仿真来计算暖风芯体的换热性能,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误差小于2%,满足精度要求,能够用于暖风芯体换热性能的仿真计算。这也将暖风芯体换热性能研究从之前理论计算、二维仿真带进了三维仿真阶段,对于提高仿真精度,降低成本,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站台雨棚作为铁路重要基础设施,当动车组正线通过时会激扰雨棚造成结构损伤。为研究外部载荷激励下雨棚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某高铁车站站台雨棚结构动力仿真模型,仿真计算CR400AF型动车组以不同车速在雨棚中交会时的气动载荷和轮轨力。结果表明:动车组交会时产生的气动载荷和轮轨力与车速有关,随着车速提高气动载荷和轮轨力增大,且气动载荷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雨棚靠近线路中心位置处所受的气动载荷最大,雨棚宽度、长度方向所受气动载荷极值近似于呈对称分布,气动载荷随雨棚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雨棚振动响应与车速有关,随着车速提高雨棚振动响应增大;同等速度级交会工况下,雨棚端部振动响应比中部大;气动载荷和轮轨力对雨棚振动响应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气动载荷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