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3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详细介绍基于电磁超声车轮探伤系统的工作原理、产生电磁表面波的探头结构及车轮缺陷探测机理,分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电磁干扰信号的自相关解析原理及噪声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82.
李剑 《航海》2000,(5):44-45
  相似文献   
83.
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只能实现单向监控不同,文章基于TMS320DM8127研究设计了一套反射式全景视频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外壳体、抛物反射镜面和DM8127数字处理平台三部分组成。系统工作时,抛物反射镜面可360度反射周视成像,DM8127数字处理平台负责系统控制和任务调度,对采集图像进行展开算法处理和压缩编码,然后进行网络传输并远程显示。试验结果表明,该全景视频监控系统可在单一嵌入式平台上,实现1920x1080P分辨率、帧率约30帧/秒的实时图像采集、算法处理、图像编解码、网络传输等一体化功能。  相似文献   
84.
以快速部署网络系统的组成为核心,围绕着系统并行处理过程、快速部署网络的拓扑结构展开讨论,并对数据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重点阐述,根据实验室仿真环境和工程现场环境进行测试,给出该系统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具备的适合复杂检测环境的创新特性:灵活的局部网络混合结构可快速匹配现场环境,以中继桥接模式排解节点网络通道屏障,迅捷延展传输距离,为整体系统构建成高效稳健的局部网络子系统。  相似文献   
85.
为了在保证数值预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船体粘性流场数值求解速度,分析了基于数值求解RANS方程的时间步、网格节点数和离散格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加速求解策略.在最大时间步长限制下,采用缓慢增加时间步方法加速求解.对于低、中、高航速下的粘性流场求解,选择不同的协调因子比例.对自由液面位置赋合理初值.  相似文献   
86.
我国修筑的高等路面大多为沥青路面,许多沥青路面已经进入维修改建的时期,需要对路面进行翻挖和铣刨,大量的沥青被废弃,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对沥青路面的再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路面再生施工的新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具体施工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7.
李剑  张锋 《东北公路》2002,25(4):3-5,46
针对两种星型SBS改性剂和一种线型SBS改性剂对日本AH-70#沥青和埃索AH-70#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这两种基质沥青星型改性剂的最佳掺量为4.5%,线型改性剂的最佳掺量为5.0%。并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88.
89.
滑模施工技术是将高速公路路面附属工程传统的预制安装改为机械滑模施作,具有工效高、色泽均匀、线形圆顺、交叉作业少等优点。为解决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对路面施工质量与耐久性的影响,高恩高速公路在路面附属工程中应用滑模施工技术,并对施工工序和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路面附属工程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可有效减少路面层间污染、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0.
马国强  岑国平  王硕太  李剑 《公路》2007,(7):182-185
将室外自然条件下养护的合成纤维混凝土路面板切割成小梁试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同应力比下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是普通混凝土的25~79倍,明显大于室内养护小梁试验的结果。说明掺入纤维可减少路面混凝土中的原生缺陷,对改善路面混凝土抗疲劳性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