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国内铁路列车行车调度通信使用的卫星定位数据库保存在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卫星定位单元中,基本满足当前应用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将卫星定位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的技术方案,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相对隶属度的发动机磨损模糊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模糊数学需人为确定隶属函数的缺陷,利用以相对隶属度为基础的模糊理论对发动机磨损模式进行了识别,得到了较为客观的识别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对发动机磨损模式识别的有效性。同时,Matlab的仿真结果还证明了利用最优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可以消除冗余信息、简化模式特征值的提取,使模式识别的准确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当前国家建立以公共财政补贴制度为基础的农村客运公共政策支持体系问题,从微观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农村客运的准公共服务经济属性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正效应现象。在此基础上,运用经典经济学中有外部正效应的公共服务供求价格理论模型,探索了政府直接供给与市场供给下的财政补贴供给对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不同影响,并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两种模式的差异。结合农村客运发展特点,提出了农村客运供给理论模型。运用这一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得出了政府对农村客运实施公共财政补贴的理论基础及在实证层面具体公共政策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现有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随机振动精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等效结构应力新方法来研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问题.以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结合分体耦合式振型分解法为基础的求解方法大幅提高了随机振动分析的计算效率,不必将计算模型大幅简化,保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完整性.等效结构应力疲劳评估新方法是一种相对准确的计算焊接结构焊缝处疲劳寿命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分析方法的不足.通过建立某平车包括走行部结构在内的车辆整体结构动力学精细有限元模型,以轨道不平顺谱作为输入激励载荷进行随机振动计算,结合主S-N疲劳曲线法完成疲劳寿命评估,以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对底门闭锁机构进行原理设计,采用了"大刀式"连杆机构来实现开/关门的动作要求.对连杆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对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各构件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规律.对自卸式散粒货物漏斗车的开/关门机构的分析采用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软件仿真计算两种手段,通过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对单元类型的运行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不同算法之间的异同,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为后期进行有限元仿真提供合适的单元类型.以货车锁座为研究背景,以不同算法为基础分析了单元类型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完全积分模式的单元类型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实测所得到的结果间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9.
以新建徐盐铁路为工程背景,在前期对某连续梁-拱吊杆预应力张拉监测控制和预应力压浆孔道密实度检测等基础上,对新建徐盐铁路200 m连续梁-拱组合桥混凝土、梁体预应力、压浆以及吊杆预应力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总结,如拱脚混凝土质量差、竖向精轧螺纹钢预应力损失、预应力孔道堵塞、压浆质量不密实、吊杆张拉不同步、锚固损失和二期恒载施加后索力调整等,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依据质量风险来确定控制要点,最后通过控制混凝土质量、减小预应力损失以及优化张拉工序等措施来降低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110.
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与建设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经验 1.规划应与时俱进,随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而变化 公路运输枢纽包括公路主枢纽、二级枢纽及其它地区性集散枢纽,这些枢纽多数已进行过规划.以主枢纽为例,"八五"中期交通部论证确定全国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方案后,据部颁<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到1999年,45个公路主枢纽已完成总体布局审批,陆续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