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66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202.
针对盾构机在全断面硬岩地层中掘进遇到的刀具磨损严重的难题,结合青岛地铁6号线朝阳路站—峨眉山路站盾构隧道工程实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滚刀安装半径、地层参数、掘进距离与正面滚刀磨损量之间的关系。考虑盾构总推力、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掘进速度、安装半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磨蚀性指数等多重变量,构建正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分析不同轨迹正面滚刀的磨损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在800 m的掘进距离内,平均每个刀位换刀3.18次,随着滚刀安装半径增加,单把滚刀的累计换刀次数逐渐增加、平均掘进长度逐渐降低,其累计磨损量呈幂指数增加;(2)正面滚刀平均每延米磨损量随岩石强度增加呈幂指数增长、随磨蚀性指数增加呈指数增长,且拟合相关系数较高,表明以上参数对滚刀磨损有着关键作用;(3)构建的滚刀磨损量计算模型考虑了掘进参数、刀具安装半径、岩石强度和磨蚀性指数等因素,可对硬岩地层盾构正面滚刀磨损规律进行预测,此外,验证了滚刀磨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不超过13%。  相似文献   
203.
破碎锤破岩法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清礁方法,在工程建设及航道整治开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关于高频振动冲击作用下礁石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较少,破碎锤冲击参数对礁石损伤破碎的影响研究不足。基于水下破碎锤清礁现场试验数据,建立破碎锤冲击下岩体损伤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不同参数下的破碎锤破礁规律,并运用极差分析法分析破碎锤破礁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油压的增大,礁石破碎参数非线性增加,破碎体积线性增加;随着冲击频率的增大,礁石破碎参数值先增加后保持不变;随着礁石强度增加,礁石破碎参数值均减小;工作油压是破碎锤破礁效率的主控因素,其次是冲击频率,最后是礁石强度。  相似文献   
204.
为解决生态清礁的迫切需求,铣挖法作为机械开挖岩石的方法被用于水下清礁。本文根据铣挖清礁的现场试验资料,基于离散元3DEC模拟铣挖清礁的过程,研究不同施工参数(输出扭矩、工作压力、吃刀深度、摆臂速度)的破礁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输出扭矩和工作压力对铣挖头的运转情况影响显著,过大的工作压力导致铣挖头出现卡刀现象;铣挖头卡刀会增加截割阻力影响截齿寿命;铣挖头正常运行的比能耗随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摆臂铣削的截割阻力和铣挖效率均随吃刀深度和摆臂速度增大而增大;比能耗随吃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与摆臂速度呈指数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对铣挖破礁实际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