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67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针对某地铁列车正线运行时客室噪声超标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噪声来源,进行噪声及振动测试,以及对车辆及线路情况进行调查,得知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是造成列车客室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更换制动器闸瓦、镟修车轮、定期打磨钢轨、设置轨顶润滑装置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地铁列车的客室噪声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272.
核测井中光电倍增管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原子核物理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光电行业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传统的光电器件———光电倍增管面临激烈竞争。但是由于光电倍增管具有灵敏度高、噪声低、增益高、时间特性良好的特点,使其在核物理领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并在诸多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光电倍增管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核放射性测井中光电倍增管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73.
设计一种基于工业云的钢板堆场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等技术,串联船厂用于钢板管理的工业设备,达到合理高效管理船厂钢板堆场的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钢板堆垛优化策略,并利用MATLAB进行算法程序编写。算法结果表明输出的钢板堆垛方案可较大减少钢板翻板次数,提高钢板堆场的周转效率。该系统具有稳定性、通用性及持续扩展性,可为船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74.
对海工企业焊接质量追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弊端,将企业微信平台与海工企业原焊接质量追溯流程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集生产信息记录、共享、报表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焊接质量追溯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实现焊接全过程质量信息和数据的追踪与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企业进行焊接质量追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75.
针对现有中低速磁浮轨道敷设后验收困难,后期运维检测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文章研制了一种采用弦测法、自带动力跟随遥控的H型中低速磁浮轨检仪,通过多组激光测距传感器测距进行换算,用以检测轨道主要特征,包括里程、高低、水平、三角坑、轨距、轨向、轨缝、错牙等几何参数。为验证其可靠性和精确度,采用人工、全站仪以及轨检仪3种不同方式以不同速度下对线路进行了测量,并与设计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测量方式的整体趋势与设计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轨检仪检测精度较高,且不受自身运行速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6.
对海工企业焊接质量追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弊端,将企业微信平台与海工企业原焊接质量追溯流程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集生产信息记录、共享、报表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焊接质量追溯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实现焊接全过程质量信息和数据的追踪与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企业进行焊接质量追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77.
为提升科研院所的质量成本管理水平,促进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对科研院所成本控制的构成进行介绍,并对科研院所在质量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加强研发成本培训、准确定义核算准则、提高设计保证产线的建议。实践表明:精细化质量成本管理可有效强化质量责任,提高科研院所的质量竞争力。研究成果可为科研院所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78.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运营的城轨车辆到达设计半寿命期或第二次大修期,甚至部分批次列车已接近30年设计寿命,相关运营公司对处于寿命中后期的车辆能否安全运营、能否延寿及如何延寿等问题格外关注,因此,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体系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对国内主要城轨运营公司需求调研,以及对国内外轨道车辆寿命评估技术研究,结合无损检测、理化分析、有限元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疲劳强度及断裂力学等学科,以及北京、广州、上海、天津等多个城轨车辆服役寿命评估项目工程经验,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体系框架及流程,为后续开展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并为形成科学完整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