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文从舰船舱室防火分隔的原理出发,提出了舰船防火分隔度概念,并以此比较了两种防火规范的差异;提出相互借用设计的映射方法,从而得到较为满意的舱室防火分隔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2.
93.
聂卸青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183-185
文章介绍了蛟洋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炮眼布置、装药结构,以及光面爆破的质量控制及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94.
渔船轴系扭转振动的计算及图形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志敏  张干青 《船舶工程》1999,(4):42-44,57
通过对441kW艉滑道拖网渔船轴系分析,介绍了在自由航行和起网两种工况下,轴系扭振光量系统的建立和扭振计算的CAD方法,并绘制出相应的振型与扭振应力图形,从而为动态监测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以三峡库区某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为对象,介绍大跨径拱桥施工阶段设计内容以及各施工阶段控制截面应力、挠度及稳定验算结果,进而为大桥合理划分施工阶段,保证结构安全提供技术依据,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6.
在摩尔-库仑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考虑砂土应变软化的实用分析模型,将土体内摩擦角及剪胀角定义为塑性剪应变的函数,较为合理地反映砂土材料全过程强度发挥特性。通过三轴试验及条形锚板上拔模型试验对该分析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能较好地反映砂土材料的应变软化特性,准确地揭示出锚板上拉过程中地基土渐进式破坏过程,可适用于大变形情况下砂土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97.
水下近场爆炸作用下抗爆结构动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场爆炸的不同工况,对抗爆结构进行数值仿真,对比分析有无气囊时抗爆结构的主体结构动响应,研究药量与主体结构的动响应、冲击环境之间的关系,给出主体结构抗爆抗冲性能随药量变化的规律。数据分析表明,橡胶气囊的存在对衰减冲击波的作用起到良好效果,改善了抗爆结构主体的冲击环境,有较好的抗爆效果。  相似文献   
98.
夹层板结构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结构形式,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特点。以某舰船中部双层船底一个纵桁和肋板间距的船底板架单元为基础,在保证夹层板总质量、主尺寸与原板架相同的前提下,建立一系列夹层质量不同的四边形蜂窝夹层板模型。利用仿真算法,从结构损伤、能量吸收的角度分析其抗爆与抗冲击性能。对四边形蜂窝夹层板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一种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99.
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差分定位技术的站场数字化系统。使用实时动态(RTK)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获取站场元素的精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位置信息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对位置信息进行处理,调用站场图完成位置信息与物理元素的匹配,实现站场数字化,最后将完成位置信息匹配的站场图保存起来。经测试,系统定位精度稳定在10 cm以内。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C++builder开发出上位机软件,嵌入式软件使用C语言在KEIL平台下开发。该系统具有定位准确、使用方便、扩展性强和可靠性高等特点,为列车安全防护、调度、监控等作业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0.
在对依维柯汽车用板翅式机油冷却器做传热及流阻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传热系数等规律性关联式。热阻分析表明,对于该机油冷却器,其油侧热阻只占总热阻的12%~36%,进一步的强化传热只能在水侧进行。文中提出的速度指数分析方法及热阻组成分离分析方法,为分析比较机油冷却器的性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