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CV-21是美国海军第五艘以“拳师”冠名的舰只,是美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第11艘,由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1944年12月14日建成下水,1945年4月16日正式投入服役,舰长为史密斯上校。  相似文献   
112.
人们在科幻读物和科幻电影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可怖的情景:死光、电火、射束等神秘杀手会使敌手的导弹、火炮、火箭等在瞬间化为灰烬;狂风巨浪、天崩地裂等凶险天象会使敌手的庞大舰队立马陷于万劫而不复的境地;瘟疫、声响等无孔不入的死神会使敌手的千军万马在不知不觉中横尸遍野;而微生物、病毒等看不见的幽灵又会使敌手先进的战斗机群在数秒之间变成一堆废钢烂铁……。随着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谁敢说这些神话般的、乍听起来似乎是痴人说梦的战争场面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呢?近30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军事大国在继续完善其核武库的同时,又纷纷投入巨资,殚精竭虑地竞相开发一些足以翻江倒海、惊天动地的杀手锏式武器,以图实现其独步海洋、独霸世界的目的,可以想象,这类新概念兵器一旦投入使用,战争(包括海、陆、空、天、电五维战场)的场面将更加惊心动魄,战争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整个军事领域必将出现一场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以汽车的白车身钣金件为研究对象,通过3D扫描设备扫描零件,并使用软件进行处理,形成虚拟点云仿真模型。将结果导入到数模中,对比零件原始数字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成型分析。最终输出检测报告,从而代替常规检具。既降低了检具制造成本和周期,还能识别不易检测的数据点,为快速复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4.
为了严格控制高速铁路列车与站台间距,确保高速列车安全运营与乘客安全,须要开发高速铁路列车站台间距检测系统。本文设计了移动测距滑台,使用纸板、木板、玻璃、漆面不锈钢等多种材料对巴鲁夫超声波传感器的精度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大误差为0.47 mm,测试结果较理想,可作为高速铁路列车站台间距检测的主体传感器;设计了有线、无线两种整体检测方案,其中,有线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便于系统扩容,可灵活扩展,统一管理各子系统;无线方案采用对等网状网组网,唤醒后的组网速度快,所有节点都是对等节点,节点扩展容量大,配置维护较简单。两种方案都具备历史记录、设备报警等功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列车风激扰下雨棚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以某高铁车站雨棚附属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雨棚附属结构及高速列车仿真模型,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级通过时雨棚附属结构所受列车风的压力(简称“列车风压”)分布规律;基于此,研究雨棚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和疲劳寿命,确定列车风与8级环境风共同作用极限条件下采用不同连接方案时雨棚附属结构的合理设计高度。结果表明:在同等高度下,雨棚附属结构所受列车风压极值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在相同速度级下,列车风压极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高速列车以相同速度级通过雨棚时,LED屏应力极值最大,车站站牌应力极值次之,出站口指示牌应力极值最小;雨棚附属结构疲劳寿命随车速提高不断降低,在现有运营条件下雨棚附属结构服役100 a不会发生疲劳破坏,其中LED屏的疲劳寿命最短,疲劳破坏最先发生在顶部连接部位;极限条件下雨棚附属结构最优连接方案下的合理设计高度范围为5.72~10.50 m。  相似文献   
116.
论文建立了一种极区船舶结构冰激疲劳评估方法。基于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北极现场的测量数据,分析得到海冰的统计特性;由冰厚和航速的联合概率分布,得到极区环境航行的典型工况。采用离散元方法建立船-冰作用模型,获取不同工况下船首局部区域的冰载荷分布。将局部冰载荷施加在船首有限元模型的对应区域,采用插值方法计算热点区域应力幅值和循环次数。根据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将各工况的疲劳损伤叠加,得到总损伤。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船舶结构冰激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很好地应用于极区船舶结构冰激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117.
胡海天  刘伯奇  赵鑫 《铁道建筑》2023,(4):94-98+103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1 300余座现代化铁路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呈现出造型新颖、结构庞大、受力状态复杂、人员聚集、运营维护要求高等特点。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高速铁路客站逐渐出现了材料老化、构件损伤、性能劣化等现象。近年来,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陆续组织开展了以排查客站钢结构风险为主要目标的第三方检测工作。本文基于高速铁路客站建筑钢结构检测的工作实践,从检测项目开展情况、检测流程、参考标准等方面总结检测工作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以站房屋盖、雨棚为例,介绍了检测工作中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