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318篇
综合类   144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63.
志军  松云 《摩托车信息》2006,(22):35-37
自幼生长在平原的我,对于山情有独钟,在繁忙的修车之余,常痴痴地想念山,想念那种在静默中彰显的雄奇与力量,总觉得大山在遥远的地方等待我、召唤我,于是计划多日的双人单骑行鹿泉的行期终于到来了。6月16日是个好日子,凌晨5点,带上救急的几样工具以及水和食物,我们夫妻二人便骑上调整好车况的爱车钱江100B,离开我们所在的吴桥,奔向104国道。别看坐骑排量小,动力却很充沛,在晨风中听到发动机发出柔和顺畅的声音,心情也特别舒畅。油耗低是这辆车一大亮点,百公里耗油只有1.5升,加满一箱油跑460公里(吴  相似文献   
64.
为了分析D45型450 t落下孔车侧承梁横向稳定性,利用模板建模技术建立了刚柔耦合整车模型.针对侧承梁间拉杆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多种曲线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由于车体存在一定程度侧倾,侧承梁在重物的横向分力作用下产生横向挠度变形,如大超高140 mm曲线通过时最大挠度变化为25.4 mm.尽管C组“八字”形拉杆对侧承梁横向刚度贡献最大,但是其肩座出现了比较大的受力情况,这与首次载运监测数据是一致的,因此,建议对C组拉杆肩座处采取必要的局部增强措施.  相似文献   
65.
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结构刚度大,但斜拉桥索塔巨大刚度对于索塔下横梁内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下横梁内预应力储备不足,对结构后期受力很不利.该文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索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说明索塔刚度对下横梁预应力施加效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若干改进下横梁内预应力钢筋张拉效果的方法,以供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66.
石家庄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创效,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指引下,以管理创新促公交优秀,以公交优先促和谐发展,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7.
王俊  姚志军 《交通科技》2015,(1):123-125
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江北始发井为工程背景,介绍了盾构机推进路线上方的施工监测项目、测点布设原则及情况,结合盾构机掘进位置分析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施工监测数据,研究地表结构的沉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8.
以发动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为对象,研究润滑表面粗糙度、润滑油的变黏度效应以及气缸套圆周方向的形变等因素对润滑状态的影响。运用三维瞬态平均Reynolds方程与微凸体接触模型,建立缸套-活塞环三维瞬态动压润滑模型,并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润滑状态计算程序,得出行程内的最小油膜厚度、压力分布、摩擦力等曲线。结合实际工况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在活塞环圆周方向上的油膜压力及油膜厚度分布都是不均匀的,有明显变化;在压缩冲程上止点附近,微凸体摩擦力数倍于流体摩擦力,是引起摩擦磨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为研制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其硬件系统主要由RS232接口、CAN协议控制器和CAN总线收发器等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参数设置子程序、RS232串口/CAN转换子程序、CRC校验子程序等组成。关键技术包括:在CAN控制器软件初始化过程中对系统中断的控制;采用硬件流控制实现数据传输过程的控制。将2个RS232/CAN智能转换器通过双绞线连接起来,实现2个设备之间的RS232点对点远程通信。在各设备处安装RS232/CAN智能转换器,通过双绞线连接,并在端点处安装匹配电阻即可组成RS232/CAN通信网络。在调度集中车站智能自律分机系统中,采用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构建通信网络,既可充分利用原来的软硬件系统,又可提高系统的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70.
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两种新的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模型,分析了初始波长小于变形波长的单波曲线以及复波曲线的无缝线路稳定性,根据势能驻值原理推导出了稳定性计算的公式,并与现有公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扣件变形对温度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