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针对薄壁钢箱梁临时存放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变形破坏,以某跨海大桥钢箱梁临时存放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变形为背景,采用现场检测、有限元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破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靠的局部变形修复方案。结果表明:钢箱梁发生局部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为支座位置设置不当,其引起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支座范围内;提出采用梁端多点支撑、局部增强横隔板支撑,局部割除、更换变形部件的修复措施,实现了钢箱梁临时存放引起的局部变形破坏修复,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2.
王帅 《铁道建筑技术》2023,(1):117-120+147
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内一般采用无砟轨道结构,无砟轨道在施工和服役过程中易受强降雨及地质条件影响,隧道仰拱下方极易积聚承压水,进而引发道床板出现开裂、上拱、离缝等病害。为提高地下水作用下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板的耐久性和平顺性,基于建立的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仰拱填充层假缝和道床板伸缩缝对齐处增设不同长度的土工布、仰拱填充层和道床板层间增设不同数量的胀锚螺栓对无砟轨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土工布能有效减少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的产生,对提高耐久性有利,建议跨缝铺设土工布长度不少于300 mm;增设胀锚螺栓能有效降低道床板的垂向位移,对无砟轨道服役的平顺性有利,建议每段道床板增设12根胀锚螺栓。  相似文献   
83.
以斜坡式防波堤护面块体设计为例,将英国规范BS 6349.7—1991《防波堤设计和施工指南》与中国规范JTS 154-1—2011《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计算及构造要求中存在的异同,并通过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得到一些有益结论供涉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4.
在路桥过渡段广泛存在桥头跳车现象,直接影响交通安全.文中通过分析桥头跳车的机理,揭示了引起桥头跳车的定量指标;通过建立桥梁的相关指标和车辆不同行驶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把车辆加速度作为交通流参数评价交通安全,提出了交通安全评价标准和每个安全级别的限值,将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直接转化为对桥梁相关几何参数的评估.  相似文献   
85.
从行人疏散过程和紧急疏散出口通过能力的角度,分析行人步行设施紧急疏散出口设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紧急疏散出口设置方法.研究发现,在总宽度一定的情况下,紧急疏散出口的个数越多,其相应的总通过能力越低.基于步行设施内疏散行人的数量、初始位置,紧急疏散出口的行人通过能力,多紧急疏散出口的行人选择策略,以及紧急疏散出口的设置指标,构建了行人步行设施紧急疏散出口设置的优化模型;并提出其简化的求解算法,实现紧急疏散出口个数、位置和宽度的优化设置.结合算例,从紧急疏散出口布局优化的角度,提出北京市西直门换乘枢纽紧急疏散出口布局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6.
在中空薄壁铝合金结构件侧铣过程中,各位置的局部切削力变化较大导致了严重的筋板变形、切削振动、刀具磨损等问题.为了研究中空薄壁铝合金加工过程中的各局部切削力,将整体结构件拆分为若干薄壁结构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切削模拟,并利用切削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建立的切削模型对各加工位置处局部切削力进...  相似文献   
87.
一种基于场景的CTCS-3列车控制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TCS-3列车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分析和验证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形式化模型是系统测试、分析和验证的基础。本文以CTCS-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UML非形式化模型为基础,以自动机模型作为系统形式化模型描述的数学工具,研究UML顺序图(场景)自动转化为自动机网模型的方法。首先将场景的UML顺序图自动转化为子系统的子自动机模型,然后通过合并不同场景的子自动机模型,得到子系统的组元自动机模型,最后通过对通信通道的建模得到系统的自动机网模型。使用本方法,基于系统的UML顺序图模型可以自动生成系统的自动机网模型。  相似文献   
88.
为了提高商用车的行驶安全性,避免因驾驶人的分心驾驶出现车辆偏离车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的商用车车道保持策略;在建立电液复合转向系统模型、二自由度车辆模型、预瞄驾驶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驾驶人在环的MPC和ADRC串级的车道保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MPC算法将车辆横向位置控制的最优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求得目标前轮转角;然后,考虑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的不确定和干扰问题,利用ADRC算法对目标转向盘转角和实际驾驶人的转向盘转角差值以转矩信号的形式进行补偿。同时研究车道保持系统对驾驶人的干预问题,引入干预系数的概念,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将驾驶人手力和车辆的运动状态作为输入变量,干预系数作为输出变量,保证整车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对驾驶人的干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商用车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的车道保持策略能够及时地纠正因驾驶人的分心驾驶而导致车辆偏离所在行驶车道的行为,特别是在弯道处出现驾驶人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的情况时,能够将车辆维持在车道线之内,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同时由于干预系数的设计,使得驾驶人也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感。  相似文献   
89.
为保证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中高承压水流沙层大口径钢顶管的进洞顺利,针对该工程的地质特点,提出了由沉井地基加固、降水、洞口高压旋喷加固、深井降水、顶管机头改造、顶管施工过程控制等组成的高承压水流沙层大口径钢顶管进洞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顶管进洞关键技术较好地保证了泥水平衡顶管在高承压水、流沙层条件下的顺利进洞,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层中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的施工技术难题,具有良好的技术推广价值,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0.
文章基于ANSYS-APDL语言,建立了三维移动式钢板高频感应加热成形电磁—热—力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使用线圈单元选取法实现了感应线圈热源模型的移动。文中采用此模型研究了Q345钢板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变形情况,得到如下结论:钢板加热时受热不均匀,加热区上下表面温差很大最后阶段出现端部效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钢板表面瞬时最高温度也增大;加热过程中钢板最大压应力出现在上表面加热区前端,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钢板上表面加热区的前方;冷却后钢板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加热线末端,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加热线中段区域;开始时加热区上翘,已加热区冷却下凹,当热源接近末端时,已加热变形区上翘,钢板经过冷却后,整体下凹;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加热区域Y方向变形 Uy越大,钢板弯曲角度线性增大,曲率半径先减小后趋于定值;改进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相同实验参数下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与传统模拟方法相比更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