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与同样吨位的单体船相比,双体船具有更大的甲板面积、更大的舱容。在双体船大开口角隅位置,由于应力集中,更容易引起疲劳损伤的迅速积累。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角隅位置的疲劳强度一直是工程界关心的部分。本文使用谱分析方法研究双体船角隅节点的疲劳强度。在疲劳校核基础上对角隅位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增加板厚和增设肘板对角隅处疲劳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优化方法的适用性,为船舶设计与安全性能提供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通过公路建设、养护的施工实践,探索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以及公路养护生产,保证路面平整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利用土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一定拟静力作用下的土体夯沉量.随后根据动量定理,将锤与土体接触后的速度衰减曲线视为抛物线,推导了锤-土接触历时,求得强夯施工时的拟静力.在两者的基础上,计算了强夯后的土体相对密度.最后根据本文方法,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土体相对密度,并与能量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4.
提出一种“B+C”双电源纯电动客车驱动系统,即以能量型超级电容(C)为主要储能元件,辅以一定量的功率型锂电池(B);根据车辆运行工况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驱动系统均衡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对系统及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5.
96.
针对强制通风装置对冷凝器芯体表面各个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同,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其影响结果,给出冷凝器强制通风设备更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7.
使用V形开发流程对车辆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系统进行开发,对中央控制单元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架进行分析。基于MC9S12嵌入式系统对ESP系统中央控制单元进行硬件开发和软件框架的实现。在ESP硬件在环试验台对各模块功能的验证和集成的基础上,对ESP系统中央控制单元进行进一步集成和优化,并在试验车实现ESP系统的功能测试。通过试验车的测试,中央控制单元能够满足ESP系统的工作需求,为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8.
李春良  王勇  王旭 《隧道建设》2013,33(8):645-649
为研究盾构管片环向刚度分布问题,针对盾构隧道产生的各类病害和实际的接头位置,建立各类病害发生后的管片结构环向刚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1)管片环向刚度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管片的实际刚度分布情况相符,具有较高的精度。 2)刚度计算模型能真实准确地揭示出管片结构环向变刚度的分布情况,所建立的刚度分布模型是正确与合理的。刚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后期研究盾构隧道病害发生后的盾构管片各截面内力重新分布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高填路堤涵洞受力及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高填路堤涵洞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吻合较好,并研究了涵顶土压力和沉降值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涵洞结构、尺寸、涵洞周围填土密实程度、EPS的厚度和宽度对涵顶土压力和沉降值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0.
概述 粉喷桩也叫加固土桩.它是利用粉状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加固化剂.在钻孔过程中使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喷入软土地基的深层,经搅拌使原位土与固化剂均匀混合并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承担上部荷载的粉喷桩复合地基。由于粉喷桩具有能有效减少总沉降量、能承受较大的加荷速率、抗侧向变形能力强、可大大缩短施工期等优点.目前在公路,城市道路建设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