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65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独特的多功能建材,具有轻质、整体性能好、低弹减震性好等特点。结合G312线六盘山隧道加固改造工程背景,对隧道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衬砌背后空洞区探测,综合分析衬砌背后空洞原因,确定采用泡沫混凝土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处治;重点讨论了材料优点和使用要求以及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处治施工工艺。通过该方法和手段保证了衬砌背后空洞的受力安全,降低对隧道衬砌的附加荷载,并形成缓冲层,为隧道加固改造工程及类似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2.
龙山连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超浅埋大跨城市隧道.其设计与施工严格按新奥法原理.在动态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及计算分析,开创了国内在Ⅱ类以下围岩、超浅埋大跨度连拱隧道中采用"上下台阶工法"的先河,为今后该类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设计施工优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连拱隧道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以解决中隔墙防排水问题为目标,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对中隔墙进行设计和施工优化。而采用预埋无孔排水系统方案,通过先预埋无孔排水系统,正洞初期支护时再打孔排水,可以保证中隔墙顶注浆密实、排水体系通畅、防水体系不破损.这一施工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4.
研究目的: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2次下穿黄河,为黄河上第一条交通工程类隧道,国内首创。隧道位于兰州市七里河断陷盆地内,属强透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连续性长距离的穿河隧道工程,建设环境国内罕见。兰州地铁黄河隧道还要考虑线位、车站、临近既有桥梁、下穿河道河堤等诸多因素,具有较大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应前期充分论证,精心设计,得出最优设计方案,以利于工程建设。研究结论:本文以兰州地铁黄河隧道外部环境为研究基础,通过剖析相关设计难点,得出黄河隧道设计方案。(1)区间采用两条单洞单线隧道,双线同侧上游绕避桥墩下穿河道,间接控制式泥水平衡盾构施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双道防水措施;(2)两穿黄河区间设中间风井、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等附属,综合区间疏散平台、通风竖井、联络通道及防淹门等防灾救援设施,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黄河隧道设计方案;(3)相关设计结论和经验可丰富我国穿江越河类隧道的修建技术,也可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5.
继2006年10月16日停发国内航线纸质机票后,从2007年11月5日起,国际航协停止发放国际航线上的纸质机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100%实现机票“电子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36.
在特长隧道斜竖井设计施工中,竖井数量、位置、坡度、断面形状和大小、开挖方法等因素互相关联,在设计时科学统筹并进行充分论证,方可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快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相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桥隧相连的有关技术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分析其优缺点,并总结经验,对类似条件下桥梁与隧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王飞 《航海》2004,(6):26-27,17
海洋学家正在计划建造全球性的海底无人观测站网络。这个海洋网络世界由光缆连接而成或与海面上的人造卫星浮标相连。有了它,海洋学家不用离开办公桌便可以完成深海的长期测量与实验工作。 为了显示人类可以在水下生活的前景,雅克伊夫创建了著名的Conshelf实验室。这个海底家园能够在10-100米水下容纳几个人。此外,该实验室还配有一个"潜水碟"(由喷水式推进器驱  相似文献   
39.
基于软硬沥青复配技术,实施沥青混合料的温拌配制.阐述该类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原理、制备工艺和配合比设计关键;测试该类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用于沥青路面工程铺筑.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与同级配类型的、基质沥青配制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该类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略胜一筹,水稳定性相当;现场拌和温度可以降低30℃左右,摊铺和碾压过程中的降温幅度较低,更易压实;可以有效降低拌和、摊铺和压实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40.
以粉煤灰和粉土部分替代水泥制备气泡混合轻质土,研究水固比、引气剂掺量、粉土掺量、养护龄期及养护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和轻质土抗干湿循环性能。结果表明:降低水固比能够增大抗压强度;湿密度由 1 000 kg/m3增大至1 200 kg/m3,28天抗压强度提高了37 %;随着粉土掺量增大,抗压强度降低;提高养护温度可提高早期抗压强度;制备的轻质土抗干湿循环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