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保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必须建立防止异物入侵的安全防范体系。在铁路客运专线与公路并行区段采用柔性防护时,必须预留一定的变形空间,以保证受到异物冲击后的柔性防护网不侵入铁路建筑限界。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和现场性能试验,准确把握柔性防护网在规定的冲击能量作用下的最大变形数据。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柔性防护网的最大变形量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变形距离达1.8 m以上。建议设置在铁路客运专线与公路并行区段之间的柔性防护网,其垂直冲击能量设计标准取为:一般区段9.3×104J,加强区段1.7×105J;且柔性防护网预留变形空间的宽度以不小于2.0 m为宜。  相似文献   
32.
7月13日至14日,深圳市车博仕有限公司在风景如画的深圳大鹏湾金海滩假日星苑召开了“领先创造未来——车博仕2006年会”,上百名国内外嘉宾聚集一堂。车博仕7周年庆典活动包括主题演讲、新产品展示、技术报告、海上庆典等几个主要环节。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情趣盎然,与会人员像过年一样在愉悦中尽情地感受着车博仕7年不平凡的发展成果。7年时间,车博仕从成功研发出WU-2000到A-2800,已累计销  相似文献   
33.
胡文 《桥梁建设》1998,(2):23-26
介绍了徐浦大桥 安装监理的情况,并叙及徐浦大桥混合结构斜拉桥的构造和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34.
广州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电流传感器的国产化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从主电路和结构两方面介绍为广州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研制的国产化电流传感器,并列出了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运用证明这2种电流传感器工作性能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35.
顺层陡坡嵌岩抗滑桩外侧常规深孔爆破开挖高速公路单壁堑沟,堑沟外侧多半幅常在钻爆作业半径外,内侧墙壁呈现严重凹凸。针对边坡高陡顺层、坡脚高下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爆破环境与苛刻的施工要求,结合抗滑桩爆破开挖破损程度,借鉴地下矿山下向扇形布孔与预裂爆破技术,依据爆破有害效应与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起爆顺序、最大一段装药量等控制爆破理论,对顺层陡坡抗滑桩外侧单壁堑沟爆破开挖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简单、易操作的爆破方案。爆破后,效果佳,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6.
在分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探讨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滞后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国产DWA型地铁工程维护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8.
研究目的:巩义隧道位于郑西铁路客运专线ZXZQ02标,起止里程DK63 332~DK66 670,全长3368m。隧道地质条件为上部砂纸黄土,灰黄色稍湿,下部为粘质黄土,棕黄色、硬塑、无水。其中DK 63 583~DK 63 605段下穿310国道,覆盖层只有5.1 m。310国道为重要的交通干道,宽度15 m,车流量大、重车多、交通繁忙,道路两侧为17 m左右的陡坎。为保证310国道的畅通及施工安全、优质、高效进行了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双层管棚及双层初期支护的加固技术,成功地穿越了310国道,保证了隧道施工期间道路的完好及畅通,路面无破坏,下沉量只有10 mm左右。该加固措施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