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709篇
综合类   357篇
水路运输   390篇
铁路运输   427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列车控制后极大的提高了铁路的使用效率.但随着GSM-R系统在铁路的广泛使用,无线干扰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行效率产生极大影响.通过京沪高铁干扰排查实例,解决京沪高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干扰预防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2.
水中悬浮隧道交通荷载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蒋博林 《隧道建设》2017,37(10):1232-1238
为研究水中悬浮隧道交通荷载的合理模拟方法以及交通荷载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借鉴铁路、公路交通荷载的模拟方法,综合考虑车辆轮载、路面不平度、行车速度以及外部激励荷载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提出水中悬浮隧道交通荷载的模拟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悬浮隧道交通荷载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不同交通荷载模拟方法对悬浮隧道结构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交通荷载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符合移动振动荷载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在对结构振动位移响应影响方面,固定均布荷载相当于静载,移动集中荷载和移动振动荷载时的位移变化幅值相对固定均布荷载时的大且影响相似,但移动振动荷载时的振幅稍大,体现了交通荷载中动荷载部分对结构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更适合用来模拟悬浮隧道中的交通荷载。  相似文献   
83.
通过分析辅助墩对重庆涪陵乌江大桥主梁应力、索塔弯矩、主梁竖向变形、拉索应力的影响,探讨了高墩大跨PC斜拉桥的受力与辅助墩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合理的位置设置辅助墩能很好地改善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并分析了设置辅助墩的最合理位置。  相似文献   
84.
湿陷等级属于Ⅰ(轻微)~Ⅱ(中等)非自重性黄土,可以通过对路基基底采用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冲击之后对1 m深度范围内土样进行检测,若平均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平均湿陷系数小于0.015,说明湿陷性基本消失;若检测不合格可以通过继续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介绍一种利用新型智能电机过载继电器E3 PLUS、现场通信总线DeviceNet及PLC等技术相结合的船舶智能马达控制系统,阐述智能马达控制中心(Smart MCC)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应用实例,该系统可以提供电机多种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以及计算机集中控制,使马达控制系统逐步向自动化集成型发展,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船舶整体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造价投资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投资理念,针对决策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造价控制提出对策。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全寿命成本理念及交通建设节约资源、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7.
88.
89.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的汽车零部件虚拟疲劳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柔性多体动力学求解和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通过模态应力恢复得到了汽车零部件疲劳载荷历程,并将其应用于虚拟疲劳试验,解决了汽车设计过程中无法快速、准确预知零部件疲劳寿命的难题。该试验方法应用于某车双横臂独立前悬中的下横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该零件的预测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及危险部位等信息。结果表明该虚拟疲劳试验方法可作为汽车设计过程中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90.
文章针对西部多条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情况,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典型安全事故及原因,提出了基于车速限制、车道限制、照明控制与交通安全设施的安全对策,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