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结构参数对鼓式制动器高频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建立鼓式制动器高频噪声问题的结构闭环耦合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某国产车的高频噪声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中所用的制动底板,鼓和蹄的结构参数均取自实际结构。计算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动器所有部件的结构参数对制动高频噪声均有重要影响,过去仅把产生高频器材怕的原因归结为蹄与鼓间的参数匹配是不正确的。对计算结果的归纳表明:对制动器高频噪声起决定作用的是鼓子结构和包含有底板,蹄,分泵及油路操纵系统在内的PSPO  相似文献   
22.
汽车道路动态试验模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v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汽车道路动态试验模拟控制系统(RDSS),讨论了RDSS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重点分析了RDSS中引入的多点激振试验方法和多输入多输出HV频响函数识别算法。将RDSS与电液振动台对接,对一辆轿车进行了道路模拟试验。结果表明,RDSS可以准确快速地模拟汽车的实际行驶工况,达到了道路试验模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抗路面不平度干扰的数字滤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不平度会引起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产生误动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经济而实用的方法-数字滤波法。  相似文献   
24.
半刚性材料的反射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和雨水下渗的问题。从材料、施工和检测等方面对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5.
26.
模态分析技术在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铁路高速及重载的发展对轨道动力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轨道系统特别是枕下结构的复杂性探讨了利用模态分析及模态综合方法分离出枕下系统的传递特性函数,以对其进行系统及参数辨识。计算分析展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加劲梁的结构型式,大体土分钢梁和混凝土梁两种钢梁,主梁类型有钢主梁、混凝土主梁、钢及混凝土结合梁、钢及混凝土混合梁等多种型式的加劲梁,应结合桥梁的实际情况,包括静力、动力特性,施工运输条件、抗风要求、抗震要求、后期养护以及结构设计等多种因素,经综合比选确定。  相似文献   
28.
吕立伟  忻迪  郑文青 《船舶》2014,(2):44-48
C型独立舱型式的小型液化气船,其液货系统(含液货罐)的设计是难点。液货罐的自身质量和液货质量由与船体相连的两道鞍座来承受,罐体内部的加强环则承载了鞍座处的支反力,因此鞍座处加强环的强度尤为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在设计初期确定鞍座处液罐内加强环尺寸的方法,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CCS水电站沉砂池是一座大型连续式沉砂池,具有引水流量大、工程规模大、泥沙含量大的国际工程,其冲排砂采用了SEDICON冲沙系统,该系统是第一次在大型沉砂池中运用,目前国内没有应用的的先例,其设计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0.
问题提出 目前道路施工区和汽车抛锚维修区存在以下问题: 区域虽然有被动的安全警示标志,但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和不利环境的影响,使得警示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安全警示标志不规范,没有专门针对事故多发路段的车辆感应系统和预警系统; 目前的大多数车辆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和设备监视等方式,向监控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单元提供各种交通参数,作为监控中心分析、判断、发出信息和提出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并没有一种车辆检测系统专门通过检测车辆来起到安全预警目的; 由于预警机制存在缺陷,在某些路段夜间交通事故频发; 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车辆抛锚区人员的主动报警系统,国外报警系统设施复杂、价钱昂贵、误报率高,不利于在国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