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7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的成因及其检测方法,结合实际,探讨了使用探地雷达进行检测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为使沥青路面结构层平整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以陕西高速公路试验段为依托,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回归确立了平整度指标相互关系,建立了施工平整度层间传递模型,并根据平整度分级标准,提出了每层的平整度控制标准,最后建议了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对提高路面施工平整度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利用玻璃珠的回归反光特性,通过在OGFC中掺加高强度玻璃珠,提高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亮度.分析了OGFC混合料中掺加不同比例和不同粒径玻璃珠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OGFC-13中掺加玻璃珠的最佳粒径和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在OGFC中掺入玻璃珠会使马歇尔稳定度略有下降,玻璃珠对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抗滑、降噪、反光性能的影响与玻璃珠在混合料表面的覆盖率有关.  相似文献   
74.
岩溶塌陷地区高架桥人工挖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岩溶塌陷地区高架桥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 ,根据测试结果对基桩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验证该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5.
盐城市各县(区)大力推进县乡道路黑色化工程,多采用沥青表处或上拌的贯法施工,因对水害认识不足,造成事倍功半,使用效果差,本文根据本气候特点,主要从加强基层质量,排水系统设计人提高在层防水抗渗性三个方面谈谈实践认识。  相似文献   
76.
以宁波为例,对市区及沿海桥梁进行耐久性调研。指出海水侵蚀、酸雨侵蚀、车辆超载以及水流、生物和船只撞击是桥梁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大榭大桥的分析,明确现行工程均考虑环境因素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标准大幅提高,采用高性能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有机硅涂料——提高建构筑物耐久性;但在超载作用下,海水侵蚀、酸雨侵蚀仍然是沿海建构筑物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应从环境、材料、构件、结构四个层次统筹考虑来提高沿海桥梁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7.
为通过热流体的能量传递来达到融雪化冰的目的,水热式融雪技术在预先埋设的管道内通入作为传热载体的循环热流体。针对山区高速的特殊路段,结合地理与气温环境情况,将可循环再生资源隧道温泉水作为山区高速桥面融雪的热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确定了漫排式水热融雪桥面系统的设计与铺设方案,并铺设了试验路。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桥面漫排式温泉水融雪系统,融雪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以为采用水热式融雪化冰系统的路面及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8.
随着公路隧道长度的不断增加,经常会发生问题,特长公路隧道造价长度系数值得深入研究,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首次系统研究了洞身开挖、出渣、照明、通风、管线路等项目的造价长度系数,提出了特长隧道造价长度系数的使用建议,为公路隧道造价编制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预测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传播状况,界定了公路隧道内的长空间声场特性,系统阐述了3种基于像源理论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在实体隧道中测定声源分别为低频和高频、接收者在不同位置时的噪声值,并将其与三种理论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干模型在低、中、高频范围内比不相干模型和ASJ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隧道内噪声传播状况,其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dB左右;而不相干模型和ASJ模型仅可用于预测高频段时噪声的平均值。可见,相干模型是预测以中低频为主的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传播的合理模型,该预测模型可用于进行公路隧道内降噪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0.
0 引言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压实度等指标均与碾压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沥青路面对混合料的碾压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双层摊铺技术具有摊铺厚度大、效率高、温度散失慢、有效碾压时间长等诸多优点,能够在规定的碾压温度范围内对路面进行充分压实,从而满足沥青路面对空隙率、压实度的要求,进而有效地避免路面因压实不足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坑槽、水损害、车辙等病害,最终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及服务水平.关于路面摊铺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或只注重摊铺温度、碾压温度或碾压终了温度等关键值的研究[1-2],对双层摊铺的温度散失全过程的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在之前人们对普通沥青路面碾压温度及时间的研究基础上,依托陕西省西商高速公路洛南商州段,通过双层摊铺试验段沥青路面表面以及表面以下2cm、5cm处混合料温度散失实际观测,系统研究了双层摊铺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温度散失情况,为沥青路面双层摊铺确定合理的压实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