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比较评价起爆点位置对隧道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分别基于一维等熵流爆轰理论和柱状药包爆炸应力场叠加模型,分析了柱状药包爆轰波传播的方向效应和时间效应,揭示了起爆位置对爆炸能量传输的影响作用机理;通过单孔爆破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正向起爆、反向起爆和中点起爆等传统起爆方式下孔口岩体的破裂形态及地表爆破振动峰值,佐证了起爆位置对爆炸能量传输的影响作用规律;依次建立了普通单孔爆破和隧道掏槽爆破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正向起爆、反向起爆和中点起爆3种传统起爆方式下的炸药爆轰加载特征与爆破损伤演化规律,评价了传统起爆方式下掏槽爆破效果的优劣,并探讨了掏槽孔起爆方式的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起爆位置的影响作用机理源于柱状药包爆轰波传播的方向效应和爆炸应力场叠加的时间效应,柱状药包起爆后爆轰产物和爆炸能量偏向于爆轰波传播的正向传输,其应力场也在爆轰波传播的正向叠加增强;试验结果显示,反向起爆时孔口岩体破裂与鼓包痕迹最为显著,中点起爆次之,而正向起爆最小;传统的反向起爆、正向起爆和中点起爆均有各自的利弊,反向起爆利于形成爆破漏斗,但易于造成根底,限制了掏槽爆破进尺,正向起爆虽有助于孔底岩体破碎,但容易在孔口形成大块,岩体抛掷效果也较差,中点起爆可兼顾孔口与孔底岩体的破碎,但孔中部岩体的破碎不充分,为此尝试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孔反向传爆的混合起爆方式,其结合了传统起爆方式的优点,且增强了邻孔之间的拉伸和剪切效应,岩体破碎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交叉口优化方法所起到的效果已日趋微弱。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新方法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以镇江市谷阳路—禹山路十字为例,应用VISSIM仿真软件及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仿真能有效缩短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效率。  相似文献   
13.
To meet the needs of those exploiting deepwater resources, TLP and SPAR platforms are used in some areas and are considered excellent platforms in deep water. However, many problems remain to be resolved. The design of mooring systems is a key issue for deep water platforms. Environmental loads in deep water effect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oring line materials. The configuration and analysis of mooring systems involve nonlinearity due to this fluid-solid coupling, nonlinear hydrodynamic for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stability of motion. In this paper, some pivotal theories and technical question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modeling of mooring lin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upled dynamics analysis on the mooring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ies for the study of nonlinear dynamics of mooring systems. Further study on mooring systems in deep water are recommended based on current knowledge, particularly dynamic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cable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seabed and cable, mechanisms of mooring system response induced by taut/slack mooring cables, discontinuous stiffness due to system materials, mooring construction, and motion instability, etc.  相似文献   
14.
介绍单片机在渔业船舶随动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目前渔业船舶随动舵的故障情况,采用一款高性能,强抗干扰的单片机对渔业船舶随动舵控制系统进行改进。经试验检测.控制精度和稳定度比原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混合动力技术军车的选型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基于IVECO平台设计混合动力军车,对新形势下提高我军综合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比MEPC.232(65)和MEPC.262(68)对最小推进功率的第一层评估方法 ,以37 000 DWT沥青船为例,研究其满足EEDI和最小推进功率时主机选取的SMCR。通过第二层评估方法对37 000 DWT沥青船主机最小推进功率进行评估,并得到一系列结论,为主机最小推进功率评估方法的修订和部分类似船型的推进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开放式虚拟仪器平台LabVIEW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如何应用LabVIEW来实现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无级变速汽车液力变矩器工作的燃料经济性,确定了液力变矩器锁止、解锁的合理条件。为了提高液力变矩器解锁时的工作效率,利用无级变速器速比调节功能,设计了PID控制器,使得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始终工作在最佳经济区域。为了减少液力变矩器锁止时的冲击,以允许冲击度范围内滑磨功最小与发动机稳定运转2个原则,提出了锁止离合器接合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以冲击度和发动机转速差为输入量的模糊控制器。两种不同锁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急加速(1.92 s)比缓加速(1.38 s)延长了接合时间,因此,利用控制策略能够保证锁止离合器接合平稳和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模糊控制,适用于船用大型柴油机上的数字式电子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这些将有助于克服柴油机使用传统的机械式调速器或液压式调速器所存在的缺陷,提高船舶自动控制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在船舶结构密封性能试验中的应用,组建了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与测量系统,并给出了测控软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