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85篇
水路运输   82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桥群的形成增加了碍航程度,给船舶的正常航行及通航安全带来较大影响。基于概化弯道桥群河道条件,采用船舶操纵运动数值模拟方法,拟定出了概化弯道桥群河段上的桥间距与桥梁净跨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考虑实际的河道条件,给出了桥群河段桥间距与桥梁净跨耦合关系的一般形式。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以四川沱江邓家坝和重庆长江菜园坝桥群河段为例,分析研究了拟建邓家坝大桥桥址与桥跨布设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了菜园坝桥群河段的通航环境  相似文献   
22.
针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AC 05型电动列车塞拉门大客流运营时经常出现的死机故障,结合该车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3.
论文在期望效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熵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度量,形成了基于熵风险度量的混合决策准则,对期望效用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后的模型解释了“共同比率效应”.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使决策行动的风险度量与决策者的偏好相容,从方法上降低了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角的关系,通过建立多个不同螺旋角的管壳式换热器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存在最佳螺旋角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最优。相同换热器结构的条件下,壳程进口流量对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最佳螺旋角没有影响。随着壳径的增大,双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最佳螺旋角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5.
引水隧洞衬砌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小断面输水隧洞现浇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解决了不良水文地质条件常年处于饱水状态下过水隧道施工中质量控制问题,并提供了相关技术手段和参数。  相似文献   
26.
铁路新的发展时期旅客站房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旅客站房的设计需要树立全新的设计理念。通过结合设计实践对车站设计在总体定位、内部平面功能划分、车站内外空间环境及细节设计等方面的研讨,为开展新的铁路旅客站房建筑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7.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计算机联锁发展得很快,全路开通的车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逐年增加,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优化设计方法,缩短设计、调试周期,为此,开发了一套针对DS6-11型计算机联锁的辅助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28.
三角转子发动机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转子的径向密封技术。径向密封片在气缸中的磨损过程,各状态参数随时间而改变。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径向密封片磨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用UG Grip编写了仿真程序。在此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径向密封片磨损量的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首先建立科学的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综合评价流程和指标体系。然后在主成分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公交线网规划进行综合评价的操作步骤。最后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实施综合评价,并与专家咨询法、模糊分析法等常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0.
移动办公又称协同办公,是新一代办公技术,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而改变办公环境,能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办公必须与业务信息系统紧密整合,达到资源、应用、管理协同运行,不存在信息孤岛;办公真正体现它的灵敏性、效率和竞争性。这就是"新一代办公"。传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A)达不到"新一代办公"的要求,必须采用新一代的办公设备、充分利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以网络为中心,实现系统整合、资源共享与应用协同及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