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196篇
水路运输   170篇
铁路运输   118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介绍CATIA的VBA二次开发技术,结合客车车身骨架的结构特点,建立客车车身骨架三维建模平台,并给出部分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现有方法的分析与比较,针对目前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技术中对预制桩沉桩过程模拟及其承载力预测的不足,基于锤—桩—土动力响应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首次采用改进的连续杆件模型与优化的离散质弹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柴油锤打桩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程序软件。不仅可以模拟实际打桩过程中锤、桩、土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实现一个系统包含两种模型,发挥不同模型的优势,将两种模型进行良性衔接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目前纯数值解析算法无法精确模拟实际打桩过程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3.
动态交通分配能反映路网交通流的拥挤性、路径选择的随机性、交通需求的时变性等典型交通流动态特征,比静态交通分配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简要介绍动态交通分配的重要组成要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动态交通分配区别于静态交通分配的六个典型特征:因果性、先进先出原则、路段状态方程、路段流出函数、路段特性函数和路段阻抗函数。从路径选择准则、路径走行时间定义、出行者出行选择假定、动态网络交通流模型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的分类进行综述性研究,分析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为动态交通分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建立筛网数学模型,对筛网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可以通过增大张紧力和增设支撑梁的方式来减小筛网的弯曲变形量,提高筛网的张紧度。然后用ANSYSWorkbench建立筛网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5.
为深入研究隧道设计、施工面临的地下水处治难题,为高压富水隧道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对隧道地下水处治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不同规范和地下水处理措施。针对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过程所遭遇的地下水问题,尤其是隧道衬砌水压力荷载问题,各行业部门在隧道(洞)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中对富水地层地下水压力对支护结构的影响认识并不一致,尤其是对外水压力能否折减仍存在一定争议,对地下水作用的认识仍未达成共识。为此,对隧道地下水问题从概念和方法上进行研究,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6.
河西走廊土壤链霉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河西走廊荒漠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出143株链霉菌疑似菌株,拮抗试验表明,其中112株菌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有拮抗作用;8株对E.coli BTH 101具有拮抗作用;33株对辣椒晚疫病菌(P.capsici)、甘蓝枯萎菌(F.oxysporum sp.conglutinans)及番茄灰霉菌(B.cinerea)有拮抗作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42株菌为链霉菌属菌种.实验表明:河西走廊荒漠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拮抗链霉菌资源.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演化博弈的有限理智特性执行网络选择, 以实现车载异构网络系统中网络资源的均衡分配; 利用双层博弈对演化博弈方法进行优化, 保证极端拥堵中部分车辆消息传输的同时, 维持系统公平; 设计了专用短程通信、长期演进和无线局域网融合的车载异构网络仿真场景, 对比了基于多准则决策的传统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基于双层博弈的网络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演化博弈和双层博弈的车载异构网络选择方法首次解决了动态网络环境中车载异构网络切换时出现的大规模乒乓效应, 利用双层博弈能够实现拥堵抑制和系统公平; 采用基于双层博弈的网络选择方法能够驱动异构网络系统在2~3个切换周期内实现网络系统状态的稳定; 在预设的动态网络评价条件下与80个终端的一般场景中, 双层博弈终端平均网络评价指标高于演化博弈19.5%, 为3种网络协同工作提供可靠服务; 在190个终端极端拥堵场景中, 终端合理分配, 共享专用短程通信网络资源, 双层博弈终端平均网络评价指标高于演化博弈10.3%, 双层博弈专用短程通信网络评价指标为演化博弈的2.18倍, 可以保证车联网基本安全信息的广播、系统的公平并维系基本车联网服务。   相似文献   
108.
为比较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室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的受力和沉降控制效果,开展了3种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垫层条件下管桩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路堤荷载作用下,桩顶和桩间土应力由路基中心向路肩、坡脚处逐渐减少,土工格栅垫层时桩土应力比为2.47~5.42,土工格室垫层加固桩土应力比为2.30~6.25;钢筋混凝土板垫层时桩土应力比为8.05~14.81;随着路基填土荷载的增大,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拉力逐渐增大,路肩位置拉力最大,相同荷载作用下土工格室所受拉力大于土工格栅;3种复合地基加固措施中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对路基沉降的加固效果最好,稳定后地基面沉降分别为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桩网复合地基地基面沉降的68.46%和72.56%.   相似文献   
109.
从现状穿越胶济铁路道路系统服务水平能力研究入手,对主城区跨线道路现状进行统计,定量分析现状路网服务水平,并对其进行评估。结合未来年规划人口发展趋势,定性分析穿越铁路通道的需求,结合路网提出穿越铁路通道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表面活性剂对菲/芘模拟污染黄土的洗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辛基酚基醚(TX10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芘及其混合物模拟污染黄土进行洗脱实验,研究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芘的洗脱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提高,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芘的去除作用均增强.对于单一的菲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剂对菲去除率最大值的大小顺序为TW80>TX100>SDS>SDBS,最高可达92%.表面活性剂条件一定时,100mg/L菲污染土壤的去除率高于1 000mg/L.对于单一的芘污染土壤,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5 000mg/L时,TX100和TW80对芘的去除率高于SDS和SDBS,但浓度高于5 000mg/L时效果截然相反,最高可达66%.菲和芘混合污染土壤中,菲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一菲污染土壤,而芘的去除率却低于单一芘污染土壤.芘清洗1h后达到平衡,菲为4h.土水比越小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菲、芘的洗脱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