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7篇
  免费   677篇
公路运输   2418篇
综合类   2749篇
水路运输   2494篇
铁路运输   1360篇
综合运输   27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武广客运专线广州无砟轨道试验段是我国引进日本板式无砟轨道技术的试验段.以该工程为背景,根据CRTS Ⅰ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设计要求,对我国与日本在混凝土质量标准、设计理念与原材料质量标准的区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原材料优化选择,基准配合比的选定和试配以及试验室和搅拌站验证,轨道板混凝土各项技术参数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2.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高强度螺栓试验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在主桥钢梁架设中高强度螺栓的验收及储存、进场检验、工艺试验、抗滑移系数试验及施拧过程中的试验控制和质量检测。并对高强度螺栓经泡水和沾水后其扭矩系数的变化,螺栓初、终拧间隔30 d的轴力变化的试验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13.
吴丹  马国忠 《铁道货运》2010,28(2):42-44
根据近几年成都地区铁路集装箱运量和成都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数据的统计,通过建立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模型来分析集装箱与各产业的关联程度,从而对未来集装箱的发展提出优化班列网络、积极开展多式联运、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基于灰色DGM(2,1)模型的四川省铁路货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铁道货运》2010,28(9):13-15
基于四川省铁路货运量的数据特征,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四川省铁路货运量DGM(2,1)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值进行精度检验,得出该模型精度为一级,模型精度高、可用于货运量的预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2010-2015年的铁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呈现单调的递增趋势,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15.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实际运行中会出现牵引网电压低于电力机车最低允许电压的情况。因此,改善牵引网电压,在电气化铁路的设计中是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改善供电臂电压水平的措施有:提高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电压、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采用并联补偿装置、采用载流承力索或加强线等。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改善牵引网电压的几种方法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宝成线这种山区铁路的运量大、铁路沿线电力系统电源薄弱的特点,通过对宝成线马角坝牵引变电所的牵引供电方案的研究和供电理论计算,最终得出在马角坝牵引变电所的馈线侧同时安装串联补偿装置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马角坝牵引变电所供电臂的电压水平,从而使牵引网末端其电压达到20 kV。  相似文献   
116.
研究目的: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出现异常的寒流,使高速铁路站台管廊消防保温干管时有冻裂、漏水,影响消防设施不能使用。通过调研发现,主要是管廊中消防保温干管上只设有消火栓,没有其它用水户;干管两端分别接客车上水主干管,与客车上水管形成并联管网。在无客车上水时,消防保温干管两端水压基本处于平衡,管内流速很低、基本没有热交换。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湿式管道冻害防护与干式管道消防系统的方案,为高速铁路车站消防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北方车站消防管道设计,有条件时应设置在岩土中冰冻线下。否则,应有防护方案;设计可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湿式管道冻害防护或干式管道消防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7.
研究目的:二绕—成温邛枢纽立交是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的重要节点之一。本文结合该立交实例的控制因素,采用统计、类比、优缺点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技术比较;分析该立交在不同交叉位置的合理线路方案,以及交叉点的不同立交型式方案,为其他相似工程立交选型思路提供参考。研究结论:立交方案的选择,即是对立交的不同交叉位置以及交叉点的立交选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工程、技术、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全面均衡选择,实现交通流的快速转换和运输通畅,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营维护费用,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8.
2006年,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工程,建设武广高速铁路武汉综合试验段,对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进行再创新。在设计理论、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轨道部件及工程材料、施工装备、铺设工艺、高速无砟道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优化完善,丰富完善无砟轨道技术。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重要创新成果、实车试验,提出了无砟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和建议,论述了无砟轨道技术持续创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9.
研究目的:大直径管线下穿既有轨道交通地面线为重大风险工程,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既有线路安全运营,应进行严格的变形监测。本文阐述管线下穿对既有地面线路基、轨道的变形影响及监测,为类似地面线下穿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受施工影响,既有地面线路基变形基本经历了下穿明显沉降、工后显著沉降、沉降趋缓、沉降稳定的过程,路基沉降量较大,轨道轨顶沉降相应增加,应进行必要的调轨抬升;轨道几何形位变形和线路钢轨位移均较小,未超过控制值;受下穿侧土体扰动和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上地桥出现接近施工侧结构上浮现象,桥与路基间差异沉降增大,类似工程应注意回填土和地下水对桥体的异常影响。  相似文献   
120.
研究目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的黄土广泛分布,湿陷性黄土区段占全线总长度的65%,湿陷程度从轻微(Ⅰ级)到严重(Ⅳ级),涵盖了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全部类型。在这样复杂的工程地质地段修建高速铁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因此,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前期,根据沿线黄土丘陵、伊河和洛河二级阶地、黄土塬、黄河二级阶地、渭河二级阶地等不同地貌单元特点,选择典型的试坑浸水试验场地,在充分浸水条件下,查明湿陷性黄土在大面积浸水条件下的影响范围,并为地基处理和防排水设计提供试验资料。研究结论:通过试验研究表明:8个现场浸水试验场地完全浸水后的浸润线斜率在1.3~6.0之间;试坑外15 mm湿陷变形量发生位置距浸水试坑边的水平距离自东向西逐渐增大,为6~15 m;防排水措施距路肩的水平距离为0.2~0.5倍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设计深度在DK233~DK250段、DK250~DK321段和DK321~DK356段分别为0.32H-1.60a、1.53H-3.40a、0.88H-1.75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