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6篇
  免费   1928篇
公路运输   7524篇
综合类   8873篇
水路运输   6694篇
铁路运输   4466篇
综合运输   79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1034篇
  2021年   1429篇
  2020年   990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505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1086篇
  2014年   1407篇
  2013年   1643篇
  2012年   2031篇
  2011年   2248篇
  2010年   2252篇
  2009年   2180篇
  2008年   2033篇
  2007年   2060篇
  2006年   1963篇
  2005年   1551篇
  2004年   676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浅埋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重庆武隆隧道穿越厂房基础引起地表变形的工程背景,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目的是研究不同软岩隧道开挖方式对地表变形及围岩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支护与不支护两种工况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浅埋隧道实施强支护、短开挖,并加强关键部位的加固,可有效减小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GPS高程转换的核心问题就是高程异常计算,本文指出了现有算法的不足,推导出更加完善的连续型积分计算公式。该公式在计算过程中无须人工干预,避免了人为误差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山区、高山区不同参考面高程对高程异常计算值的影响。在高程拟合方面,对普通的高程拟合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个附加参数的高程拟合模型,试验结果显示这个改进显著提高了高程拟合精度,更加适用于山区GPS高程转换,并把该理论模型用于现场GPS高程测量与实际高程比较。  相似文献   
993.
不论是在铁路还是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大量的曲线计算。城市轻轨、地下铁道、水建工程等大型工程亦是如此。红外测距仪、全站仪的广泛应用,使得坐标法曲线放样的应用更加广泛。手工计算器计算,耗时、费人且易出错。数据处理软件——Excel——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将其应用于曲线计算,会极大地节约计算量,简化计算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泰井碧溪隧道大变形段设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倚逾 《隧道建设》2006,26(3):48-50,54
江西省泰和至井岗山高速公路碧溪隧道,左线施工中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出现较大的裂缝和变形,并且呈继续增大的趋势,险情增加。结合施工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分析了大变形产生的原因,介绍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措施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结合某大跨度城市交通隧道建设,通过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大跨度隧道施工中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时,导坑断面形状及大小对隧道地表沉降、拱顶沉降、仰拱隆起及支护受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简要介绍内燃机电站行业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动态及ISO8528-1的部分修订内容,并提出贯彻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97.
为推广冷轧带肋钢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对配有不同配筋率的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简支标准梁进行了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疲劳破坏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界限配筋率的概念,并推导了折断破坏与弯拉破坏之间和弯拉破坏与剪压破坏之间的界限配筋率。提出了考虑不同配筋率影响的、可供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参考的疲劳方程。通过研究发现:受弯构件适当配置冷轧带肋钢筋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延性,而且其疲劳寿命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8.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针对高强混凝土材料力学行为的特殊性,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通过将普通钢筋均匀“涂抹”于混凝土中,建立综合本构关系矩阵,将由此形成的普通钢筋与混凝土匀质材料整体离散为实体单元,并将预应力钢筋离散为独立的一维单元,用有限元法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给出了梁受力全过程矿.厂曲线,分析了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特点。为方便结构工程师参考,还对影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配筋率、高跨比等)进行了分析计算,推荐了这些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99.
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反拱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新概念;基于线性徐变理论和变形协调原理,推导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和常规预应力梁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结构内力重分布结果和变形结果。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可大大改善反拱过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车辆当量换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用于模拟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高速公路的车流运动,用随机慢化FI模型对一定交通环境下车流的车速与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探讨了不同车型和车速对道路最大流量(最大通行能力)的影响。依据不同车型在同一道路上的不同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不同车型车辆之间当量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在模拟仿真过程中,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最大行驶速度及所占空间不同,仿真模型具有不同的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不同车型的交通流基本图,根据相同道路条件下的最大流量值,给出了以通行能力作为基准时当量换算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