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6篇
  免费   1981篇
公路运输   317篇
综合类   1054篇
水路运输   5297篇
铁路运输   234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793篇
  2018年   644篇
  2017年   622篇
  2016年   606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斌  李勇  曹永港 《水运工程》2013,(9):191-193
大型绞吸船挖掘、输送能力强,可开挖硬底质深水航道,且工艺已日渐成熟,如绞吸船直接装驳工艺以及艉吹 装驳工艺等。然而绞吸船如何在硬底质深水航道中抛锚、固锚,则成为装驳工艺成败的关键因素。绞吸船施工方法是以船 艉钢桩为轴心,利用左右横移锚杆拉力横摆开挖,也称扇形横挖法(含钢桩台车的绞吸船)。以硬底质深水航道绞吸船抛 锚、固锚工艺为分析研究对象,并从实践中总结优化了各固锚工艺,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992.
陈立志  刘文英  党琪 《水运工程》2014,(10):106-110
由于装卸线的增加以及货主单堆单放的需要,原有分叉溜槽式装卸线转换方式不能满足工艺需要,需要寻找一种更经济方便的装卸线转换设备。分析5种胶带机装卸线转换方式的特性,对适合大型煤码头的4种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在大型煤码头中没有应用过的卸料车方式,比分叉溜槽式、伸缩头式和转运胶带机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工程实例,对筒仓顶输煤廊道横向钢梁分别采用实腹式工字钢梁、异形截面梁、桁架梁、平面张弦梁结构方案时,进行重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同时对用钢量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工艺和结构设计整体控制重载作用下钢廊道的竖向变形。  相似文献   
994.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库尾河段占碛子水道泥沙冲淤规律发生变化,泥沙淤积造成消落期碍航,多年来均需要靠维护性疏浚才能保障航道畅通。占碛子水道发生冲淤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汛后蓄水减弱汛后冲刷、消落期主流分散等。对占碛子水道年内、年际冲淤变化特点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对今后航道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主动式钩连体为新型消能护滩结构,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中首次应用。分析主动式钩连体的现场组装,比较采用船机和人工2种方式抛设主动式钩连体的施工效率,总结主动式钩连体的防冲促淤、固砂护滩和生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以船用卧式滑动轴承轴端的迷宫密封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Fluent对迷宫空腔中的流场和泄漏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得出了压比、齿形、转速和迷宫几何尺寸等因素对迷宫密封泄漏量的影响。结合迷宫密封机理以及各影响因素,重新设计了滑动轴承的密封结构。结合船用卧式滑动轴承的实际工况,搭建一套可以模拟滑动轴承在水平、倾斜和高流量(28L/min~90L/min)等工况下工作的试验台。通过试验验证了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7.
李雪野  付超 《水运工程》2015,(11):72-74
对比分析了中、英规范关于码头船舶靠泊撞击能设计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运行业规范对影响船舶靠泊撞击能的因素考虑不全,计算结果偏小,动能系数取值不尽合理。建议修订计算公式中系数的种类和取值。同时,为海外项目船舶靠泊撞击能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长江干线航道治理生态措施及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长江航道治理对生态的响应,分析航道扩能与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发展, 并对今后生态航道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结合长江航道建设的实际情况,给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在进行边滩较宽阔且滩面高程较高的过渡段浅滩整治时,在满足丁坝束水导沙功能的情况下,为减小坝体长度可将丁坝的坝根段去除,形成不接岸丁坝。湘江铜官滩的航道整治试验研究表明,采取不接岸丁坝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但整治时应注意近岸缺口段河床及河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0.
陈明栋  李静娴 《水运工程》2016,(12):194-197
为检验新建银盘船闸枯水期通航条件,对船闸的通航设施、下游引航道以及实船试航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基本满足船闸规范要求,但通航设施设计存在缺陷,导致过闸时间偏长。试验还发现,由于电站尾水直冲下引航道口门区域,汛期水流条件不容乐观。在提出复核阀门开启方式等措施的同时,建议选择适当的乌江洪水流量进行观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