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2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1362篇
综合类   561篇
水路运输   625篇
铁路运输   489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2015年11月19~22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交协”)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5第五届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中交协钱永昌会长、王德荣副会长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62.
本刊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交协城轨专委会")于2012年10月13日、11月7日,在北京先后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信号专业和供电专业分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交协")、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相似文献   
63.
为在自然条件下实尺度测试"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2019年11月"雪龙2"号在南极首航期间,中国在南极考察站——中山站附近普里兹湾固定冰区,首次自主开展了一系列专业破冰试验.通过选取破冰区域、实地测量冰雪厚度、钻采冰芯测量冰温度和盐度、切取完整冰坯并加工冰梁,完成了冰弯曲强度试验和艏艉双向破冰时的实船数据测量,首次获取了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的弯曲强度力学特性,成功验证了"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本文详细介绍了"雪龙2"号现场破冰试验,并根据测量的海冰特性和船舶破冰航行数据对其艏向破冰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摸索了一套在极地冰区开展破冰船破冰试验的方法,同时也对现场破冰试验中需要改进的方向提出了思考,可为我国新的破冰船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根据貊皮岭仿生态鱼道工程特点以及过鱼要求,建立了鱼道池室三维紊流数学模型,论证了鱼道底坡和休息池尺度。研究结果表明:1)该鱼道隔板布置形式能够较好地满足鱼类上溯需求,推荐鱼道底坡为1/250条件下,隔墙(板)过鱼孔缝最大流速为0.90 m/s。2)不同方案休息池内均存在较大范围小流速区,可供鱼类上溯休憩。3)20 m池长方案休息池内小流速区范围较10 m池长方案有明显增加,能够更好地满足鱼类休息需求。  相似文献   
65.
在对既有桥梁水文检算时,需对检定流量、检定水位、壅水高度、冲刷深度等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多是依据桥梁建成以前的资料,运行一定时间的既有桥的河道、水文水力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若仍采用建桥前的资料进行计算可能存在不完全适应的现象。本文以朔黄铁路133号磁河特大桥为例,在采用不同计算断面进行水文检算的基础上,结合桥址河段河床地形现状,计算磁河特大桥可能的最大冲刷深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受无序挖砂影响的桥梁计算断面对水文检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依托国家铁道试验中心试验线,在距线路一定距离处设置了多排桩与蜂巢桩2种隔振屏障,通过现场实测数据绘制2种隔振措施与无隔振措施下不同距离处的加速度时程与频谱曲线,并计算不同隔振措施下的最大Z振级,分析评价其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多排桩隔振效果较蜂巢桩好,多排桩减振量最大达到6.74 d B;但距2种隔振屏障10 m后几乎就不再有隔振效果甚至振动反而放大;多排桩隔振后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10~20 Hz,蜂巢桩隔振后振动频率在10 Hz附近。  相似文献   
67.
日本的列车制动在经历多种形式的改进之后已实现了自动化,在信号机与连动的车辆间传递信号,视情况将列车自动制停的方式始于控制装置(ATS),后来又发展到列车自动控制装置(ATC)。文章介绍了日本信号公司研制并已实用化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SPARCS,这是一款基于无线电通信、结构简单、高性能的列车控制系统。着重描述了该系统基本特征、主要优点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8.
69.
日本E5系新干线转向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日本E5系新干线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0.
路基不均匀沉降值对板式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建立荷载-板式轨道力学分析模型,模拟了路基余弦不均匀沉降对板式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路基沉降量对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的动应力和动位移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在速度为300 km/h的移动荷载下,路基沉降量从0 mm增加到30 mm,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应力、垂向应力、动位移呈先陡后缓的增长趋势,拐点为20 mm沉降量;处于沉降槽起始部位的1号轨道板上表面和位于沉降槽中心的3号混凝土底座下表面受沉降量影响最大,为易发生破坏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